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石油三巨头难抵高成本 天然气涨价难阻

2006-11-21 17:02:07

  11月21日消息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面对新一轮的冬季用气高峰,国内天然气价格“涨”声一片。而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从工业用气转到民用用气上来。

  一个月前,有媒体对外报道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巨头以“国内气价太低、不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积极性”为由,一起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有关方案,申请天然气再次涨价。但当时中海油对此予以否认。

  事实上,目前国内民用天然气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6年多以来,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平均增长20多亿立方米,增长率接近10%.而去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79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燃气占总消费量的32%,比化工用气高了2个百分点。

  11月9日,在第二届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上,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相关人士对外明确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已经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

  而就在事隔5天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外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时说,天然气、石油、煤炭、水、电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并预计这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陆续上调。

  据业内人士分析,即将出炉的民用气价调整方案,将可能在原有基础上上涨5%,但最多不会超出10%.而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发改委也将予以全面考虑,并采取相关配套的措施。

  作为利益集团,三大石油巨头与此次天然气即将提价不无关联,有媒体甚至认为是它们直接的导演人。而一位专家在私底下表示,受全球气价谈判的压力,国内低价天然气导致需求不断增加和能源企业承受高成本压力,是三巨头迫不及待要求涨价的真实原因所在。

  此次天然气即将提价被视为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步伐接轨的重要措施。作为战略物资,国内的油气资源也正逐步向市场化过渡和推进,而这对架构未来中国油气安全战略不可或缺。

  价格是晴雨表,应遵循市场规律。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目前以三大巨头利益为核心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没有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也没有完全考虑到与油气价格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中国新闻网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