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患者被治成植物人 医生修改病历183处掩真相(二)

2006-11-27 15:32:53

  在入院病人评估表和B超报告单上,诊断结果都是卵巢畸胎瘤,而在住院病史和手术同意书上又变成了卵巢畸胎瘤合并蒂扭转。这是什么病?似乎相像又有不同?从省城专家那里回来后,杜小兵买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查阅。

  他发现,母亲在入院诊断时血压指数为15和24千帕,也就是110和180毫米汞柱,这表明母亲当时是高血压。依据妇产科手术学:高血压病人施行麻醉和手术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在手术前都应该进行降压处理。母亲在手术前有没有进行降压处理呢?

  杜小兵还从书上查到,卵巢畸胎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一般性疾病,可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并不一定马上手术。

  而“卵巢畸胎瘤合并蒂扭转”则是一种急性妇科疾病,发作时极易危及病人生命,必须马上为病人进行切除手术。

  从病历上看,很明显,“合并蒂扭转”几个字是后来添加在“卵巢畸胎瘤”后面的,添了几个字,一种慢性疾病就变成了一种急性病,如果手术前没有时间给病人降血压就成了正常的行为。

  杜小兵怀疑,当时医院没有给高血压的母亲进行降压就实施了手术,之后通过改动病历来推卸责任。

  不仅如此,杜小兵还发现:病历首页明明写着出院科别是神经内科,可是签名医师却是妇科医生的原灵蛾。

  看着这些被改动过的病历,杜小兵气愤不已。

  张秀珍的儿子杜小兵:一定要弄清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医院为什么修改这个病历,到底里边隐藏着什么东西。

  2002年6月,杜小兵一纸诉状将山西汾阳医院告到了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张秀珍的医药费、残疾生活补助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共计50万,然而,杜小兵打官司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杜小兵和医院之间就病历的修改争议分歧很大,直到三年后,也就是2005年6月,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才出了一份关于病历的鉴定质证报告。关于杜小兵母亲的病历,质证报告中这样描述:张秀珍在汾阳医院妇产科的病历共72页,病历涂改152处添加31处,共计183处。

  医生称“属于正常修改”

  为什么要涂改病历?原来的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2006年10月16日,记者来到了山西汾阳医院,见到了张秀珍当时的妇科主治大夫原灵蛾。

  记者:原大夫这个病历是你修改的吗?

  山西省汾阳医院妇产科医生原灵峨:能不能不问?跟专家说去吧。

  记者:你为什么要修改病历呢?

  山西省汾阳医院妇产科医生原灵峨:怎么能为什么修改,那是正常的修改。

  记者:属于正常的修改,是吗?

  山西省汾阳医院妇产科医生原灵峨:嗯。

  记者:病历可不可以进行修改呢?

  山西省汾阳医院妇产科医生原灵峨:可以啊。

  也许是原大夫很忙,当她走进了产房后,我们的采访也只好中止了。那么,医院对张秀珍这份被修改的病历是怎么看的呢?

  山西省汾阳医院副院长:国家明确可以规定病历是可以修改的,就允许修改。那么这个修改指的是什么呢?上级医师对下级医生的病历的记载可以进行修改,学生写的病历,他的代教老师也可以进行修改。

  的确,按照国家病历书写规范的规定,病历是可以进行修改的,仅限于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查房时进行修改,但是规定中同样指出:修改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用双横线在涂改的字上修改,既不能用刀片去刮,也不能涂黑,而且是谁改的必须注明姓名及修改时间。

  然而,在张秀珍的这份病历上,改动的地方既没有划双横线,也没有注明修改者姓名和修改时间。

  从汾阳医院出院后,张秀珍就一直躺在家里,生活起居全靠家人照料,已经躺在床上四年多的她,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杜玉庆说,为了照顾好已经没有知觉的妻子,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

  杜玉庆:四年里一共花了20多万,现在家里已经是山穷水尽,有时候向别人借,人穷的时候连借也借不到了。

[1][2][3]
  央视《生活》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