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北京十一五期间 重点防治道路交通噪声

2006-11-2 17:36:09

  11月2日消息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重点防治包括轻轨在内的道路交通噪声,合理规划道路两侧用地功能,提高道路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建筑外窗隔声性能,使道路两侧新建居住区室内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开发商售房前,应公布有关部门认定的建筑物所在地的声环境状况及建筑隔声情况。

  根据新制定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北京市将加强对新建道路(轻轨)建设的规划管理,合理规划道路和敏感建筑物集中区之间的防护距离,将交通噪声影响评估纳入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对控制噪声污染措施投资纳入工程预算,在道路(轻轨)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噪声治理。同时,对五环路以内地区开展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调查及治理工作,对城市中心区规划道路进行噪声影响评估,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通过推广低噪声路面、采取微地形绿化和道路绿化复层结构降噪以及设置隔声屏障、更换隔声窗等措施,使道路(轻轨)两侧居住区域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除防治道路交通、铁路、飞机噪声外,还将防治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法规,开展民用建筑隔声质量验收管理,并建立环境噪声控制实验室,对各类交通噪声的发生机理、传播方式、控制方法和控制目标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到2010年前,建立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配备移动式自动监测设备,编制可查询的城市噪声地图。

  据了解,北京市“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投入超过720亿元,占同期GDP的3.2%,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基本稳定。但是,市民对噪声污染的投诉比重仍然居高不下,一些扰民投诉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成为群众反映强烈并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

  新华网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