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污水灌满白洋淀“输血动脉”死鱼事件可能重演(一)

2006-11-8 16:04:46

  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村因为出了个带领村民致富的“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而享誉四方;近年来,这个村却因为大上污染项目而为害一方。这就是位于冀中平原的保定市蠡县辛兴镇辛兴村。

  11月1日,记者在位于白洋淀上游孝义河边,沿着滚滚的泛着泡沫的污水,一路追踪,走进辛兴村。

  白洋淀“输血的动脉”被污水灌满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然而,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孝义河边,记者却看到了“水向高处流”的怪现象,一股股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卷着白色的泡沫向上游涌动,河两边生长着一排排树木,浸泡在污水中的树大都枯死了。

  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树遭此厄运,蠡县辛兴镇西河村村民王建斌眼中噙满了泪水。

  “河两岸共有两万多棵树,被污水泡了半年就死了2000多棵。”王建斌拿着林产证告诉记者,“这可是俺响应国家号召栽种的防护林埃当初为栽这些树,俺东挪西借,凑了30多万元。这下全完了,俺的损失谁来补呀。”

  “这些水从哪里来的,怎么从下游往上游流啊?”记者问。

  “是辛兴镇十几家印染厂、洗毛厂排放出来的。因为下游通往白洋淀的水渠被堵上了,这些污水越积越多,最后只能向上游倒灌。”王建斌无奈地表示。

  据了解,今年3月,华北明珠——白洋淀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死鱼事件。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

  3月17日,在河北保定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白洋淀污染综合治理紧急动员会上,市长于群放出“狠话”:“只重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不顾生存环境和群众利益造成的污染行为,是失职、渎职甚至是犯罪。”“在关停污染企业的问题上,各地要敢于碰硬、较真,下决心抓一批反面典型,严肃查处污染背后的腐败问题。”

  在中央、盛市等各级政府的关注下,白洋淀的河流入口处建起了拦污坝。同时,包括辛兴镇十几家洗毛厂、印染厂在内的白洋淀上游142家工业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

  “但实际上,俺们辛兴镇的污染企业从来没有真正停产过,污水仍在源源不断地排进孝义河。为了这些树,俺三番五次地向镇、县、市的领导反映,可至今没有任何音讯。”王建斌说,“孝义河是安格庄水库、王快水库向白洋淀补水的必经之路,是白洋淀输血的'动脉',这样被污水灌满了,早晚还会排进白洋淀里。”

  “污水绕村流,子孙万代愁”

  “污水不仅毒死了鱼,泡死了树,还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近年来,附近几个村生怪病的村民大量增加,特别是俺们南宗村离污水最近的一个800余人的小区,近三年死于癌症的就有35个。”辛兴镇南宗村一位叫李老水的村民说。

  据了解,南宗村位于孝义河西岸,而村南则毗邻着蠡县第五分渠。污水从分渠流过,被安置在一片树林中的两台水泵抽出来,通过一个排污渡槽越过月明河排入孝义河。有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个泵的排污量一个是900立方米/小时,另一个是160立方米/小时,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两台泵每天排污水达2.5万多立方米。

  南宗村村民刘小顺告诉记者:“随着排污量的增加,孝义河污水水面不断增高。一个月前,辛兴镇的污染企业联合出资八万元把俺们村西边的两个大沙坑买下来,用于排放污水。村南、村西已是污水流淌,再加上两个渗透力极强的大沙坑存放污水,村民们能不得病吗?”

[1][2]
  新华网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