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全县曾自杀1014例
青龙满族自治县座落在河北北部的深山区,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总人口50.4万,其中农业人口35.9万,占71.2%.
“现在,青龙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尽管经济总量有所上升,但大都是矿业兴起,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大部分人依然很贫困,”青龙县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分析说。
此前,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曾对青龙县三年内的自杀现象做过一次调查分析,发现问题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发生自杀1014例,死亡476人,死亡率达46.9%,其中女性占71%.
调查发现,走上轻生之路的人群中,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自杀案例中,农民占96%以上,大部分是小学文化;青壮年居多,年龄集中在30岁-50岁左右,这一群体绝大部分已结婚生子,经济负担较重,思想压力大;女性多于男性;情感问题较多,夫妻生气或家庭不和;自杀方式以服农药居多,该地区农村家家农妇会做豆腐,喝卤水自杀的高于其它地方。
此外,项目组分析了自杀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一因青龙属山区,农民居住多为山沟小岔,距医院较远,交通不便,使轻生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二因轻生者多服剧毒农药,来不及抢救;三因地方经济不发达,就近医疗站、乡村医院条件差,只能进行一般的洗胃治疗,不具备综合抢救能力,易延误时间。
“如果你在县急救中心待着,不出两天,绝对有新的自杀案例出现,尤其是在七八月份,一天能有好几例,”许凤琴对记者说,尽管她已经开展了近三年的干预项目,但在青龙农村,妇女自杀依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据记者调查,尽管许凤琴的组织“青龙满族自治县农家女健康促进会”取得县妇联作为主管单位、在民政局正式注册,她本人也按照年度向地方各有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但并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经费支持,而该县也并未将此事列入过工作范畴。
“我们不像当官的,一分钱工资没有,就是自己想做点事,帮助姐妹们走出误区,”项目地点之一东蒿村的李桂民组长认为,许凤琴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
青龙项目的成功与尴尬
“我第一次去北京参与项目时,还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当时虽然不在妇联工作,但还是县工商局的党委书记,”面对尴尬的现状,许凤琴对记者讲述了她在青龙开展自杀干预项目的过程。
事实上,在2002年9月,当时的许凤琴并没有退休,也没有辞职,但由于在单位发生一点意外,便以到北京伺候重病家属的原因,到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打工,正值农家女执行干预自杀项目起步之初,她已是中心下属学校的常务副校长了。
刚好,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在学校举办农家女心理健康培训班,当时想到,婆家叔伯妯娌王久生曾经三次自杀,而且没有人来关注她,家族都在歧视她,当时就请示秘书长谢丽华,很快便申请到一个指标。
随后,许凤琴决定,从身边的叔伯妯娌做起,很快,王久生到北京参加培训,回去后,像变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喂猪喂鸡,也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开始安心的过日子,在村里还宣传农家女培训班内容。
之后,许凤琴辞职从北京回家,决心致力于地方项目的开展。她到村中与人闲谈时,竟然发现一个七十多户的小村庄就先后自杀过九个人,当时就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并开始谋划(促进会)章程,因为植根于农村,并且做20年妇联工作,她很快,就把在农家女学校学习的理念(NGO)结合实际,拟定了章程并申请成立组织,且很快得到批准。
2004年,许凤琴带领全县22名农村妇女参加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在京举办的心理健康培训班,其中有妇女骨干,大部分是自杀未遂者及自杀者亲友,培训的很成功。
东蒿村的张晓云从北京学习后再也不想死了,她办起了废品收购站,组织了200来名农村妇女到周边各县收废品。两个孩子也愿意跟妈妈谈心了,项目官员许容入村的时候,母女俩还特意约在一起找许老师谈心,两个孩子也成了许老师的朋友,她们说:“是北京农家女,是许容阿姨帮妈妈改变了,我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幸福。”
当日,记者再次见到张晓云时,她说,“不提往事了,咱们现在村里生活也是一流的了。”
东蒿村轻生者李素香,夫妻俩下岗后回乡,无房无地,无任何生活来源,也无人问津低保问题。在促进会帮助下,向乡县级政府及民政部门逐级反映、跑办,终于在8月份解决了李素香夫妻的低保问题,现在钱已兑现,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用领到的钱做服装生意,第一天就收入200元,现在她再也不想自杀了,她感到生活充满阳光。
同时,在县医院急诊室的帮助下,从2004年开始,许凤琴就开始统计自杀抢救数据调查,剖析了马圈子镇三十六磙子村、土门子乡东蒿村妇女自杀及未遂者的原因分析,东蒿村在过去的五年里,曾经有25人有过自杀行为。项目为试点村配备了彩电、音响、DVD机等设备,帮两个村成立了秧歌队、建立活动室。东蒿村因为没有村部,小组长李桂民腾出自家的新房做活动室,她家的门前空地就是姐妹们扭秧歌的场地。
“现在最困难的是经费,尽管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经费的限制,使得项目根本无法做大,我很担心,”许凤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