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校园复印社公开兜售大学生简历 业务增加一倍(三)

2006-12-1 11:38:24

  新闻链接

  多数泄密都因一时“粗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出卖他人信息者有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项目涉及到职能部门、医院、企事业单位、电脑和中介公司。一名记者熟识的通信店店老板告知了“秘密”:“开始的时候,是从其他单位购买的,五角钱一份。后来,自己经常搞些招聘,有人来应聘时,就让他填填表,留下个身份证复印件。”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很多,而对于喜欢上网吧或企业公共电脑的人,尤其应该注意文字输入法的泄密途径。一家教育网站的调查表明,智能五笔输入法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泄露个人隐私的一种文字泄密方式。该调查表明:系统会自动把最近输入的语句、资料记录到语句库中,只要打开C盘某个文档,所有的文字和资料都会重现。

  三类资料最易“泄密”

  {1}毕业生求职简历

  {2}公务员、四六级英语、研究生入学等考试资料

  {3}毕业生自行整理的招聘信息

  复印社“泄密”流程

  窃取:学生来打印、复印时,保留所有“有用”资料

  打探:与光顾复印社的学生聊天,套出其身份和需求

  推销:锁定潜在顾客,并投其所好进行兜售

  收费:按普通A4纸打印收费,不另外加钱

[1][2][3]
  北京晨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