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
【刊播媒体】《华商报》
【发表时间】2006年3月12日
【作者】高咏梅
【“新闻”】内地乐坛近日抄袭传闻不断。前日有知情者从法国传来消息,法国电影《蝴蝶》的导演菲利浦·慕勒已经了解到《吉祥三宝》抄袭一事,并在仔细听过网络上下载的《吉祥三宝》一歌后,认为该歌的确抄袭了《蝴蝶》主题曲的主要旋律!菲利浦·慕勒向法国媒体表示十分愤慨这种剽窃行为。北京时间前日上午,菲利浦·慕勒正式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而《吉祥三宝》的演唱者布仁巴雅尔也将于近日接到来自法国的正式书面文件通知。
【真相】《世界新闻报》驻法国记者李茜为了弄清所谓“抄袭”事件的真相,与菲利普·慕勒取得联系,慕勒说他本人并不了解“抄袭”一事,更谈不上告《吉祥三宝》的创作者了。此前,《吉祥三宝》作者布仁巴雅尔演艺合同代理公司———北京飞乐唱片总经理钟雄兵告诉其他记者:早在1997年,布仁巴雅尔和朋友们就凑了两万元,制作了以布里亚特民歌为主的500盘蒙语版的磁带在蒙古国发行。这盘磁带B面第一首就是由布仁巴雅尔和爱人乌日娜以及女儿共同演唱的《吉祥三宝》。从时间上推算,《吉祥三宝》在前,《蝴蝶》在后,钟生气地说,“前者怎可能抄袭后者呢?”
【点评】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2006年的春节晚会让《吉祥三宝》火了一把,岂料却有好事者出来泼脏水。实在想不明白,这法国歌曲为何与蒙古族民歌较上了劲,非得打一场国际官司?看看新闻报道,还真像那么回事:又有知情者,又是北京时间,又是正式起诉,新闻诸要素似乎俱全,但消息源却语焉不详。正如菲利普·慕勒所言:“直到现在我也不能理解这件事,一点都不明白,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谜’”其实,中国读者更不明白,真正明白的恐怕只有始作俑者,只是他未必敢说出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假新闻评选的候选篇目中,娱乐新闻数量仍然名列第一,“吉祥三宝”事件只是其中一个典型而已。在近几年的假新闻评选中,我们愈发深切地感受到,许多“娱记”已经不再以探求事实真相为职业追求,而是以报道传闻、丑闻、绯闻为能事;不再以实事求是为价值底线,而是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为成功目标。这不但从整体上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已经引起了受众的普遍反感。难道,传媒真的要“娱乐至死”吗?
二、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
【刊播媒体】《兰州晨报》
【发表时间】2006年4月4日
【作者】唐远知鲁进峰
【“新闻”】两条煮熟的儿童胳膊及碎肉、骨头掺杂着生姜、朝天椒等调料惊现兰州市城关区阳洼沟垃圾场!4月3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及辖区派出所的百余名公安民警全面介入调查,并在东岗、雁滩、和平一带展开重点排查工作。记者获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在垃圾场一蓝姓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垃圾场西北侧的一堆垃圾旁,在一个白色塑料袋旁,放着两条小孩胳膊,塑料袋里装有碎肉、骨头,以及生姜、朝天椒等调料,现场没有发现小孩躯体的其他部位。办案人员从现场情况分析,这是一起杀人碎尸案,小孩被杀害后肢解煮熟,被害人年龄在5岁~8岁之间,性别难以确定。
【真相】4月5日下午4点,兰州市榆中垃圾场发现人体组织警方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胡义就警方的调查经过及结果进行了详细汇报。经公安局民警广泛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两截人体上臂及碎片组织,系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标本制作室于3月31日在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碎片,属于正常教学尸体标本。有关人员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放在标本实验室门口,准备次日入库。4月1日早晨,学院清洁工清扫卫生时,误将此袋当作生活垃圾清理,送到前来运送生活垃圾、医用垃圾的清洁车上,拉到阳洼沟垃圾场倾倒,直到4月3日被拾垃圾的群众发现报警。
【点评】事后,兰州晨报社对该报道进行说明:“报道写好以后,兰州晨报编辑部按照四审制度进行了审稿。在审稿过程中,相关主任就报道中的一些细节详细询问了记者,但记者当时隐瞒了采访的部分细节,以至于在修改稿件过程中没能及时发现稿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一些情节。如稿件中提到的所谓现场有‘生姜’、‘朝天椒’,还有对案件性质的分析等等。”为了严肃新闻宣传纪律,杜绝新闻宣传中的虚假新闻,《兰州晨报》对采写失实报道《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的两名记者予以开除,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仔细分析,这篇报道之所以严重失实,关键就在于记者在采访时没有进行深入调查,而是道听途说,主观猜测,看到残肢等,就联想到肢体被煮熟,并由此推断是一起杀人碎尸案,从而造成了恶劣影响。其实,同属于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西部商报》也有相关报道,只说垃圾堆里发现两只小孩手臂,既没有发现所谓的生姜、朝天椒,也没有断言被煮熟,更没有推断是杀人碎尸,而是说“就孩子的具体死因,警方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三、扫墓祭祖烧“别墅”将被查处
【刊播媒体】《华西都市报》
【发表时间】2006年4月24日
【作者】杜成
【“新闻”】“今后发现烧‘别墅’、‘轿车’、‘二奶’等乱七八糟的祭奠品,民政部门将会同国土、林业等对当事人予以查处和处罚!”昨日上午,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透露,国务院正着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今后,有关部门查处清明祭祖中的这些封建迷信现象将有法可依。前些年,部分市民在清明祭祖时,烧纸别墅、纸轿车,这两年竟有人去烧“伟哥”、“安全套”,去年发现有人烧“三陪小姐”和“二奶”,今年清明节更“升级”了,有市民祭祖时竟然烧“超女”!
“扫墓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去烧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而且显得低俗下流!”
【真相】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洪昌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政部领导根本没有讲过政府要查处烧“别墅”、“二奶”等行为的话,而且,该报对会议名称的报道也是不正确的。张洪昌指出,扫墓祭祖时烧“别墅”、“二奶”等行为,不符合政府倡导的破除殡葬陋俗,提倡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殡葬习俗改革方向,社会各界对此早有批评和指责。对这些行为,中国殡葬协会将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以崇尚科学和健康向上为荣,以愚昧无知和低级庸俗为耻,自觉破除丧事活动中的封建迷信和殡葬陋俗,文明节俭办丧事。《华西都市报》随即于4月26日刊发《更正》,表示由于该报记者对会议名称(应为中国殡葬协会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而非“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和民政部有关领导的讲话理解有误,作了不准确的报道,造成了不良影响,故向民政部有关领导及广大读者致歉。
【点评】这些年来会议报道常常出错,问题就出在记者要么没有到会场,要么就是到会场后拿了材料就走,要么就是在会场打瞌睡,要么急于使会议新闻“出新”,真正能坐定下来、静下心来从头听到尾、认真记笔记,更认真思考的记者少之又少。当然,板子全打在记者身上有失公允,“把关人”也难脱干系,因为这条新闻太荒唐:老百姓祭祖,民政部凭什么非要认定哪些可当祭品哪些不能当祭品?如果不涉及修建祠堂、毁林修墓,国土部又凭什么去管别人如何祭祖?至于林业部门,最多也只能管烧祭品别烧着了森林,又怎能管人家烧什么?退一万步说,即使真要管,又如何去管,管得住吗?……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条一看便知其假的“新闻”,居然连闯三关,端上报纸版面。这才是让人最想不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