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老人收藏建国初期存折50余年 称不兑付继续保存

2006-7-26 10:32:00

  一本存折保存半个多世纪

  本报讯 昨日,茶陵县思聪乡辉山村退休老人谭普生向邻居宣布:“我郑重公布一个隐藏半个多世纪的秘密——我有一个50多年前的存折。”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小折子,引得众乡亲纷纷争看稀奇。

  1952年,谭普生用自己的工资第一次到县里刚建立不久的中国人民银行存了1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10元左右人民币)。当时,他萌发把存折保存下来留作今后纪念的想法。主意打定,他把这个存折放进一个信封里,用一个布袋装好,长期保存了下来。几十年来,除了妻子和儿女,谁都不知道他这个 “秘密”。

  这本历经半个多世纪仍保存完好的存折,长约11公分,宽8公分,文字是繁体字,书写顺序自右往左。存折上分别呈拱形和直书的“中国人民银行”、 “活期储蓄存款折”烫金字样,格外醒目。存折里面盖的椭圆形公章、营业员印章非常清晰,账号为11106号。记载显示,首存日期为1952年7月1日,支存共4笔,最后一次支取为7月19日,仅剩2360元(相当于现在的0.2元多)。

  谭普生的二儿子谭日红说,他曾到当地的中国工商银行进行咨询,答复是该存折在该行应有存根可查,即便已无存根,只要查验属实,仍可视为有效存折,可随时兑付和提取利息。谭普生老人表示,他不准备兑付,他想继续把存折保存下去,将来传给子孙后代,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见证。

  潇湘晨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