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大校向军委和总政写出专题研究报告——《关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建议》,建议涉及20个方面的内容。公方彬在报告中呼吁将军队的仪式制度化规范化。
报告中,公方彬建议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的军队仪式包括:宣誓仪式、升国旗仪式、授军旗仪式、授军衔仪式、军官退出现役仪式、牺牲烈士安葬仪式等。他提出,要为每种仪式制定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或心理暗示作用的礼仪程式,及其规则要求,即通过仪式营造出一种庄严感、圣洁感,以此保证仪式发挥出精神强化和思想引导功能。
公方彬说,仪式虽然强调外在表现形式,但不是形式主义。仪式不是思想本身,但却是强化思想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和思想传输的有效方式。
对军队仪式的重视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这一点公方彬特别予以强调。以美军为例,他们就十分重视借助仪式传达思想信息,强化思想观念,教育和影响官兵的价值取向。比如,美军的晋职晋衔仪式就是为了强化官兵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们认为职业军人特别是军官要成为“责任、荣誉、国家”的化身,因而在晋职晋衔仪式中努力突出和表现这一思想,同时激发军官相应的情感意识。
公方彬说,当美国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即使是那些放荡不羁的西部牛仔,也会把手放到心脏处以示神圣。为什么他们能够在这些方面使一个民族达到行散神聚的程度?“规范仪式就是重要的原因”。
“升国旗的仪式我国也做得不错。”公方彬肯定地说。国旗、国歌意识已经在群众的意识中得到了深化,比如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已经成为一道庄严的风景,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显然,其中有仪式强化的功劳。”
公方彬呼吁说,仪式在军队政治工作领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作战部队出征仪式为例,往往一次誓师大会,就使官兵热血沸腾,视死如归。从目前情况看,我军的仪式不够明晰和规范,开展也不够经常,还需要下大力气去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