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西雅图,由10幢小楼组成的微软总部,其中有5栋属于全球技术总部,里面终日忙碌的5000名员工,约占全球微软员工的1/10;而在中国上海,一个占了5个楼面的全球技术中心,则已拥有600名员工。
立足上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些忽略了位于上海的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事实上,它是微软公司服务全球化战略和技术支持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全球中心。
1998年1月,微软投资在上海设立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此后仅半年,该中心就获得了微软公司的最高荣誉“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并于1999年11月升格为微软亚洲技术支持中心,技术服务覆盖全亚洲。
由于杰出表现,2001年10月再升格为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服务全球的企业用户、合作伙伴和个人用户。
据了解,微软(上海)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目前已拥有六大业务部门和近600位专业的微软技术支持工程师,24小时支持着全球微软无数大用户的每天正常运转。更令人兴奋的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是代表微软技术的最高水平团队之一。
全球最有价值专家总监SEAN O'DRISCOLL表示,目前软件人材在竞争相当激烈的专业技术市场中,有各种不同种类的证书代表着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的肯定。对于优秀的产品支持人才来说,除了专业证书赋予的实质证明之外,实务经验的累积更是难能可贵的优势。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不亚于美国和印度的软件人才基地,微软在上海通过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吸纳和培养了大批中国软件人才,一方面为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承担更多的国际业务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微软同中国IT产业的互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大中华区总经理柯文达表示。对于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安家在上海,微软方面一致认为是自己的明智之举。
服务全世界
中国软件如何融入世界?关于这个问题虽有多种理论阐述,但微软的“现实主义”的回答更加耐人寻味。
在上海美罗大厦的微软大中华区全球技术中心的办公室里,每天你都可以看到:专业的技术工程师们或客服代表们以他们亲切的声音,干练地与用户沟通,或专注地通过网站和邮件,用不同的语言服务着在这个城市、国家或是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以外的国外用户和合作伙伴们,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而那些行色匆匆往外走的工程师则是要赶赴用户现场为紧急事件提供现场支持。
软件服务将企业运营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由人机对话的技术平台转向人人对话的服务平台,由一次开发重复使用的传统软件模式转向多次开发个性使用的现代软件模式,这对于传统软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
此前,客户寻求技术支持服务最平常的方式可能是拨一个电话就来联系微软。而现在,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合作伙伴,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技术支持中心开始充分利用所有的平台,通过网站、邮件等很多种方式来提供服务支持。除了电话、邮件等方式,还有现场支持。“我们在广州、深圳、北京、香港和台北等地都有工程师,在邮件和电话不能充分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就近为企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大中华区总经理柯文达告诉记者。
微软的专家称,上海服务业的精细程度,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把这种精细的风格带入微软的软件服务中,以人性化见长,靠挖细节取胜。正是有这样的法宝,成就了微软软件价值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保证并不断提高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应用体验,创造了98%的高用户满意度。
记者看到的另一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这个位于上海的全球技术支持中心,45%的业务是为大中华区服务,而中国和亚洲的业务比例中,过去9年一直在非常明显地增加。
中国以外的业务比例不断提升的事实让人相信,微软这个庞大的软件帝国,早已不仅仅把中国当作一个大市场来看待,而是当作其延续未来霸业的全球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