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IT >> 正文
票务公司称电子客票骗票率约在0.05%

2006-10-24 10:17:23

  日前,有些媒体针对电子客票可能出现的“逃票”现象进行了报道,颇有“如不防范,将大势蔓延”的担忧,情况真如报道所称那样严重吗?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票务公司后了解到,电子客票确实存在骗票的疏漏,但骗票的案例可能只占所售机票的0.05%,同时,多数票务公司表示:防止骗票行为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合作。

  骗票只是个案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机票市场上电子客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早在2004年至2005年就开始推广,如果说存在骗票漏洞,不会到今天才集中反映出来。昨日,军利航空服务公司丁总调侃道:“乘坐飞机的客人,大多数还是素质较高的,没有必要采取逃票行为。对于逃票得到的电子客票并不能转手出售,从中不仅得不到实际的好处,还会触犯法律。当然,除非他有空闲也喜欢没事坐飞机飞来飞去。至少从我们公司的情况来看,此类行为还只是个案,约占0.05%左右,影响不了票务市场。”

  沪上某票务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自几年前电子客票开始推广以来,销售程序上的漏洞早就存在了,目前范围并未扩大,只是个案。电子客票销售程序上的疏漏,目前票务市场尚无办法完全解决,票务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顾客结构和顾客状况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多招防范骗票

  对于如何防止骗票行为,军利航空丁总表示,如果因为几起逃票事件就封杀电话订票是不现实的,但票务公司可以尽量减少损失,如要求顾客先到款后出票,对于不熟悉以及订票量大的客户,尽可能要到顾客的详细资料,最好做到银货两讫。

  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合作,也是票务公司降低风险的一大法宝。通过第三方提供的支付接口,完成票务公司与顾客间的电子客票交易操作。目前沪上票务公司也在不断加深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的合作,由第三方支付在顾客与票务公司之间搭建“信任平台”,可以有效防范票务公司出票后顾客逃款的事件。

  一般来说,对于有代理资质的票务公司,都有“挂起”操作功能抑止顾客逃票,但对二级代理商而言,存在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二级代理一般没有“挂起”操作。但军利丁总表示,二级代理点在遇到订票量大以及顾客要求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请一级代理点在出票后实行“挂起”操作,同样可以回避给二级代理造成的损失。

  业内人士也表示,其实许多行业内都有一些小漏洞,但都只是局限在个案上,不断加以限制就可以封杀。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上的不断更新与提高,电子客票在退票、改签等手续以及在销售程序上将逐渐成熟完善。目前而言,票务公司只有小心防范,尽量避免给一些人逃票的机会,要完全杜绝“逃票”的现象,还需公安机关的惩处、机场安检的核实身份、票务公司的安全操作等社会各方的联合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