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IT >> 正文
永乐反诉大中 最高索赔4.5亿元

2006-10-25 9:59:33

  针对北京大中10月23日在北京单方面宣布与永乐解除并购合约,并没收永乐此前支付大中的1.5亿元定金一事,昨日上海永乐全面回击,认为“大中单方面解约行为无效”,“永乐将继续合法履行并购大中的协议。”

  与此同时,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公开表示,如果大中继续违约,永乐将按法律程序协议向大中索赔此前定金的2倍即3亿元,“如果大中想卖给别人,我们就要依法索赔3倍即4.5亿元的违约金。”

  陈晓暗指的大中新的买家,也令得大中、永乐闹得沸沸扬扬的并购案幕后操手渐渐浮出水面。昨日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公开叫板的背后,其实就是国美、苏宁等资本力量的博弈。而不管未来形势起承转合,国内家电零售业整合大幕已经拉开。

  永乐反向大中索赔4.5亿元违约金

  针对大中电器宣布的依法解决和约,并没收永乐先前交纳的1.5亿元定金,永乐方面发表公开声明称,“大中单方面宣布解约,不仅无效,而且违约,永乐不希望看到大中在违约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永乐董事长陈晓随即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已按协议支付了大中1.5亿定金,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针对大中多次不负责任的行为,永乐将按有关法律程序追究,并按协议要求大中赔偿最多2—3倍的违约金。“大中不卖给我们,我们就要求索赔3亿元违约金,如果大中要卖给别人,我们就要他们赔4.5亿元。”

  针对大中方面指责系永乐与国美的并购导致永乐违约在先,陈晓称,永乐与大中的《战略合作协议》不存在任何无法履行的问题,《协议》的甲方是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并非永乐香港上市公司,因此,协议甲方主体并不会因香港永乐与国美的合并而改变,“永乐香港上市的母公司是否退市与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无关”。

  此外,陈晓称,永乐与大中在《战略合作协议》中约定,双方有权通过自己的关联公司行使或履行协议,因此,“即使国美与永乐合并,永乐一样具备履行合约的能力和权利”。

  永乐不接受大中“退婚”要求

  记者注意到,北京大中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不愿随永乐一起被纳入国美电器,并自愿退回永乐1.5亿元定金,而永乐为何不愿接受大中“退婚”要求呢?

  永乐方面辩称,永乐大中的并购合作,有利于中国家电市场的整合提升,而且对大中的发展是有益的,所以永乐方面希望劝说其继续履约。

  但大中电器首席战略顾问楼申光向记者披露称,永乐设了圈套,“骗婚”大中作为与国美谈判合并事宜的筹码。而大中一开始就明确坚决反对捆绑在一起被国美并购。“大中早在今年7月,即国美宣布并购永乐前就提出解约要求,永乐方面也同意了。但一直拖着等国美抬高价钱收购永乐后,又不同意收回1.5亿元定金解除合约了。”

  楼申光称,由于永乐迟迟不肯回应,大中早在10月就给永乐发了律师函,表示永乐同意解除合约就还1.5亿元定金,不追究永乐的违约责任。而在10月18日大中依法提交了仲裁,依法要求解约,并没收永乐违约金。

  对此,永乐在今天发表的声明中称,“如果大中不严格按协议履行,永乐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永乐的利益。无论该仲裁持续多长时间,永乐将奉陪到底,但这是永乐不愿看到的,因为仲裁时间越长,大中的价值就更低”。

  国美苏宁背后资本博弈?

  昨日,有多名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大中高调要“甩”,而永乐强硬不肯“分手”,已经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事,其背后牵涉到包括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以及形形色色对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垂涎已久的中外资本力量。

  业内人士分析,永乐电器在其即将“改嫁”国美而其香港上市公司正在履行退市手续之时,依然坚持要将与大中电器的“婚约”进行到底,其中利益得失,已经不单单是永乐掌门人陈晓一个人的利益了。

  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龙头企业,国美电器当初不断抬高收购价格,除了永乐电器自身在上海的经营实力,显然其与大中的并购协议也是国美考虑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大中总部就在北京,其在北京的市场地位,并不逊色于国美在北京的运营业绩。

  尽管昨日国美电器发言人何阳青表态称,无论大中永乐是否解约都不会影响国美和永乐的合并,也不会影响国美对永乐合并的价格和方式。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永乐不撤手,跟国美的压力有关系。”

  不愿具名的卖场资深人士透露,大中坚持不随永乐并入国美,一方面担心自身在北京的固有优势及品牌被国美“雪藏”封杀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急欲引进战略投资商的大中得到了潜在资本买家的支持。

  作为佐证的是,今年以来从包括大中内部的零售业界,多次传来苏宁、百思买并购大中的消息。

  此次大中公开与永乐决裂时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的表态就显得颇有点耐人寻味。孙为民称:“大中在北京市场的日子比我们苏宁还要滋润,并非到了过不下去,非要卖出的地步。”

  南方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