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IT >> 正文
iPod五年旋风

2006-10-30 9:21:44

  不管是在地铁车厢、健身中心或是飞机的客舱、学校的大厅里,你都能看见5年前绝不曾看见的一幕——许多人的耳朵里延伸出一条细长的白线绳,线绳的末端连接着一个小巧别致的金属盒。

  这些人一边把玩着这个小盒子,手指不停地在盒子光洁的表面上划着圆圈,一边可能还在随着耳机传出的节奏摇头晃脑。

  你当然明白我所谈论的是iPod一族。在过去5年内,苹果电脑公司卖出去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达6000万部!尽管你听iPod的理由可能很简单——因为你喜欢音乐,并且对iPod获得业内设计大奖的外观很满意。但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的重大意义,你并不仅仅是在收听一个小小的iPod,你简直是在参与一场革命性的运动。这场革命推翻了以往人们的看法,让人们在为自己找消遣时不再受制于唱片公司、演播室和广播公司。因为,无处不在的苹果公司的iPod如今引领我们进入了随意演绎自己喜好的时代。

  5年前的10月23日,iPod正式浮出水面。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夫·乔布斯站在位于库比提诺市的苹果公司礼堂里,面对着人数寥寥的听众,他从牛仔裤口袋中掏出一个重量只有180克重的小物件,同时用他惯有的夸张语气宣布这个小物件是“一个大大的突破”。这一次,乔布斯没有言过其实。尽管在最初,苹果公司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销售出100万部iPod.但在上一个全国性假期期间,苹果公司平均每周就卖出了100万部iPod,而这,还仅仅是美国的销量。iPod系列大约占据了整个美国MP3市场的75%.而且,苹果公司的在线音乐商店iTunes拥有88%的可合法下载歌曲份额。

  当然,对于iPod,人们也不是没有过抱怨。比如,电池使用寿命太短啦,开关键不突出啊,并且,你在苹果公司iTunes在线商店购买的歌曲不能在其他品牌的MP3上播放啦(同样,你从其他在线商店那里购买来的歌曲也不能用iPod播放)。更有批评者在目睹大批民众耳朵上都别着白色耳塞之后哀叹——整个世界都成了MP3迷了。

  然而,上述抱怨丝毫也没有减弱人们对iPod的热爱。iPod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它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比喻词,意指带有无与伦比“酷”特色的大获成功。根据美国Student M onitor研究公司最近一项调查,2005年,美国大学生最流行的活动是“听iPod”(打破了曾长期占据最流行活动榜首的喝啤酒行为的地位)。可以说,iPod在多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它超然物外的特性使我们可以在公众场合免受打扰,独自享受潺潺而来的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而当一个人愿意向他人展示自己收藏的音乐库时,它成了展示我们个性的一个窗口。iPod质朴的外观不仅激起人们的热爱,同时推动提高了消遣类电子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

  也难怪iPod迷倒了所有人,从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他宣称自己拥有60部iPod)到美国总统布什(布什基本上每天都要戴上Ear bud耳机听上一段)。 但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体现在其新款产品iPod shuffle的标志特色上。

  苹果公司当初推出这一款容量有限、体积微小、价格低廉的iPod时,就决定根据它随机点播的特点来命名。当时的宣传广告是这样说的——“拥抱无限”。但听众们明白,iPod shuffle这一款不仅仅给人以神秘感,它所带来的更是新颖和变化多样性。它是一种跳过音乐类型、发掘新歌的有效方式。假如你碰上一首不喜欢的歌,你揿一下快进按键就行了。

  2003年iTunes音乐商店正式上线以后,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购买数字音乐变得越来越方便了。在线音乐商店的出现,意味着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购买什么样的音乐,而不必像以前那样为了一首喜欢的歌曲而购买一整张CD.而在网上,现在你可以直奔主题。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Pod也可以说是播客这一现象出现的催化剂。所谓播客,就是上传至互联网的音频文件,用户可以订阅并自动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和iPod上。尽管媒体巨头们已经试图迎头赶上,但他们必须面临着那些草根英雄的强力挑战,而且很难说他们就真的能够旗开得胜。

  从2005年起,苹果公司开始在他们的在线音乐商店里销售广告短片,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将那些大制作的影片当成播客文件。所以如果哪天你没看到风行一时的剧集《迷失》的话,没关系,上网去下载好了——而这也意味着,好莱坞以及世界各地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工业,乃至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必须正视这一日益无法忽视的现实了。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