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是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上的,本土化也更有利于推进全球化。松下(中国)就是这样的例子。”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仲文一语中的。
“松下将中国看作是全球化的产业基地,”张仲文说,因此,中国不光是制造基地,还是全球供应链,包括了研发、生产、营销、销售,以及上游供应、下游服务。
比如,华录依靠中国员工的力量,主打产品从原来的录像机转型为DVD.后来,松下关闭了在日本、马来西亚的工厂,将DVD的生产及核心技术都已转移到华录。
如今,松下销往全球的可录DVD都在这里生产,每个月供应给日本市场的7万~8万台松下DVD以及每月15万台的任天堂游戏机也在华录生产。华录现在90%的产量面向海外,员工也从当初的3000人增加到现在的7000人,其中包括300个研发人员。
张仲文透露,下一步,松下(中国)本土化的重点将是在中国大量培养各类人才。最近,松下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领导力研究开发中心”,每年为松下培养中国当地的企业领导人。过去四年间,松下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杭州设立了5所人才招聘中心。松下计划今后3年在中国采用1800名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