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业内就有TD-SCDMA(以下简称TD)将要小规模放号的传言。当时传言声称首批用户是一些“关系户”,但闻此仍令不少相关厂商欣喜不已。日前又有消息传出,备受关注的TD网络测试很快即将开始真的小规模放号,总数量在两万个左右,青岛、秦皇岛、保定三地将成为放号主力地区。
传言即将变为现实,不少企业肯定会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大愚有一个工作在华为的朋友,与其交谈时,言语之间透露出中国3G一拖再拖对华为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媒体上披露的资料可知,华为的运营原则基本上是按“高投入、高回报”模式来的,3G被众多的电信设备商寄予厚望,期望其成为拉动业绩爆发的一个热点,华为当然对3G也投入更多。
但由于国内高层对3G没有明显的信号,包括华为在内的不少志在3G的企业其投入时就有点赌的味道。最近大愚读了一本名为《华为真相》的书,才知道华为对国家的“最低要求”并不是国家现在一定要上3G(当然华为盼望着国家3G正式运营),而是国家只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3G实验网即可,这样华为的产品与技术就有一个测试的机会与平台,才能给国外的电信运营商一份令其信服的证明,才能够抢着国外大单。估计抱着华为这种“低级期望”的人不在少数!
据说,小规模放号前试验网系统设备方面的基站等都已部署完毕,青岛、秦皇岛、保定三地共有300多个基站,在这三个城市都属于全城覆盖,为放号主力地区。从试验网的建设投入,可看出政府对中国3G的巨大支持。据内部人士透露,试验网网络投资本着部分政府拨款,剩余运营商自筹的原则,即试验网由政府和运营商联合买单,其中运营商占大头,而政府提供约2亿元资金。
大愚对中国政府这种做法很欣赏,写不了不少文章呼吁在重大事件面前,不能把一切都推给市场竞争来解决,政府的意志应该有所体现。要灵活地理解与遵守“政企分开”的思路,不能分得太开,政府的作用不能只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在一些重大事情如行业标准、冲击国际标准方面,政府要给予大力的支持,甚至有时还要“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政府就要发挥老大的功能、扮演好老大的角色。
在TD方面,据大愚了解,部分已对TD大投入的企业快顶不住了。目前TD相关企业中,设备商投入最多,其次是芯片厂商,然后是终端商。有的企业目前已投入几亿元,甚至有超过10亿元的,由于长时间的无回报投入,目前不少TD相关企业已经不得不开展新一轮融资,但进展并不顺利,中国政府先前对3G的态度一直不明确,谁也不敢冒着政策风险给这些企业以资金支持。一家TD终端企业就曾向媒体诉苦,“如果TD还不发牌,我们也不敢说自己还能撑多久”。对此大愚很担忧,如果真的出现因为TD的一推再推而相关企业倒闭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打击业内科研自主创新的锐气,这种打击是深远的。
而这次小规模放号,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很明确地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这是大规模商用前的热身,中国的3G就要上了。这对一直投入不见任何回报的大部分相关TD企业来说,这个信号就是支持他们继续做下去的强心剂,也给他们强大的信心。如不少国产手机厂商一直指望在3G时代能打个翻身仗,一改被国外品挤压的窘境。由于中国独立制定了TD标准,在3G时代的竞争中,国内手机厂商和国外手机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因此部分中国手机厂商早就已进入TD手机制造行列。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的预计,如果中国发放3G牌照,仅在建网初期,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就有望达1000亿元——1万亿元人民币,长期的网络设备、手机终端、内容服务等市场规模则可望达到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人民币。这个盘子太大了,如果能分得一小部分,长期令人心灼的等待感觉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