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IT >> 正文
邓恩:惠普“电话门”纠纷最后的替罪羊

2006-9-18 10:20:21

  当我们再一次见到惠普董事长帕特丽夏·邓恩(Patricia D unn)的时候,她的照片正被挂在各大网站的醒目的位置上,冲着我们和数以亿计的网友木然地张望。赛迪网上的照片下方的大标题是:“惠普董事长邓恩明年1月离职,CEO赫德接任”。

  饱受“电话门”纠纷困扰的邓恩可能没有想到,她当初执意的调查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烦恼,最后不得不“有条件的辞职”。人们一本正经点头赞同邓恩下台的理由是:私人信息只属于个人,他人无权干涉。

  “电话门”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邓恩的本意是保护企业利益不受伤害,但她没想到的是却挑战了大多数美国人保护神圣隐私的道德底线,人们都群起攻之;从内部情况来看,惠普董事会的内讧由来已久,“电话门”只是让这个企业不和谐的文化得以公开化。

  因此,邓恩就只能是“电话门”事件的唯一替罪羊。

  挑战公众道德底线

  困扰惠普的“电话门”事件最早始于去年1月,也就是前CEO卡莉·菲奥里纳离任前夕。据悉,在惠普董事会还未正式宣布“弹劾”菲奥里纳的消息前,相关报道就已见诸媒体。

  今年1月,惠普董事会再度曝出泄密丑闻。当时,美国科技资讯网站CNET在一篇文章中公开报道了惠普的商业战略,而相关内容并未正式发布。这让邓恩异常恼火,决心要一查到底。

  但随之而来的是排山倒海的舆论讨伐,如果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经常监听其他董事的通话记录,那么谁还愿意担任董事之职?

  泄密的焦点很快被模糊了,人们怒斥都集中在:无论董事泄密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邓恩所采取的监听行为肯定是不适当的。给予董事们应有的尊重。

  下不了台的邓恩只好声明,对调查过程中使用不当的技术表示歉意。她说:“公司秘密信息泄露不仅会影响惠普股价,还可能波及其他上市公司。不幸的是,我们聘请的第三方调查公司在调查过程中使用了特定的不当技术。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为此感到抱歉。”

  在信息经济学中,隐私被称为私人信息,即只有自己知道的个人信息。“狗仔队”之所以愿意不惜代价去获得名人隐私,在于这种隐私可以换钱,而且是收益大于成本。

  市场经济是主张自由交易,有人愿买,有人愿卖,别人也无可厚非。但隐私的买卖与其他交易一样也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在法律上,个人隐私是受到保护的,未经许可披露别人的隐私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电话门”事件直接的后果是惠普大量实际价值的流失,这远比调查本身更加糟糕。而更加糟糕的是美国国会、联邦和州政府的一些机构还没有放弃对此事的调查,并扬言可能起诉相关当事人。

  董事会对立的替罪羊

  当人们都还在慷慨激昂地讨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却不容忽略:那就是惠普的董事会现在正陷入四分五裂,这完全有可能将惠普拖入另一个窘境。

  近年来,惠普的董事会内部一直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早在2002年时,由于在收购康柏电脑一事上存在分歧,时任惠普董事的沃尔特·休伊特就因为反对菲奥里纳的意见而辞职,随他离开的董事还有不少惠普创始家族的拥趸。

  在2005年2月菲奥里纳被“弹劾”后,惠普董事会内部的分歧进一步加剧。在过去18个月中,惠普董事会已几度“大换班”,董事会成员人数也变化不定,一会是9人,一会是11人。

  据《商业周刊》报道,在如何加强公司管理问题上,惠普董事会成员已分为两派:一是以邓恩为首的一方。邓恩一方认为,公司管理需要稳固的商业程序并遵守相应政府法规,无论在财报准备或遵从萨班斯·奥克斯利(Sarbanes Oxley)法案时都应如此;另一派是以帕金斯为代表的老董事。老董事们认为公司让自己“学习一些课程”的主意很荒唐。

  有分析师指出,以帕金斯为代表的老成员经常“挡住”邓恩的道路,从而导致邓恩使董事会现代化的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因而邓恩对此很不满。

  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惠普的董事会要做出任何一项决定都将是异常艰难。这种无休止的内耗必将伤害公司的长远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邓恩只是董事会对立的一个“替罪羊”,她下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董事会长期对立的积怨引爆,而“电话门”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人们很清楚,邓恩自己无法向公司提出有效的市场发展策略,为什么还要查信息泄露这样的事情?一些董事根本就不大去关心调查一事。

  这种漠不关心,各做各事的心态,事实上是推动了邓恩的快速下台。革新往往是企业转机的起点。人才和文化上的近亲繁殖是革新的最大障碍。如果克服不了管理风格上的差异,董事会成员间依然“各怀心事”,这将对惠普下一步的创新发展带来抑制性的影响。

  但改变现有的企业文化意味着改变我们的行为。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反复地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却期待有不一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应当对这一个愚蠢的行为模式负责。而组织的行为改变必须从个体的行为改变开始。

  从这个意义上说,赫德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将董事会成员重新凝聚在一起,显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拭目以待。

  邓恩何尝不是英雄

  前惠普CEO卡丽·费奥瑞娜对惠普的董事会应该没什么好感,因为一年多前,惠普董事会迫使她离开了惠普,但她也许会感谢最近惠普董事会里所掀起的泄密和“电话门”风波,因为那可以帮助费奥瑞娜销售她的新书《艰难的决策》。

  据《今日美国》报道,《艰难的决策》原计划印刷15万册,此印数在商业书中已属不少,但由于需求增加,出版商又在加印。惠普董事会的泄密可以追回到费奥瑞娜的时代,在《艰难的决策》一书中,费奥瑞娜定会揭露许多真相。

  2001年,在互联网泡沫最后时刻,当时的惠普CEO费奥瑞娜执行了一个具有争议的策略,即以250亿美元收购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之一的康柏电脑。惠普创始人之一的儿子Walter Hewlett 极力反对那项交易,并在董事会里搞起一场反抗,但Hewlett失败了,并以Hewlett辞去董事职务告终。但那才是风波的开始,接下来,费奥瑞娜发现董事会上讨论的机密被泄露到媒体,费奥瑞娜很恼火,她找了律师对董事会的所有成员进行了“审问”,但没有人承认泄密的行为。

  当然,费奥瑞娜的做法,招致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再加上公司的业绩不好,Hewlett虽走人,但在董事会里还留下了“内线”,惠普的董事会成功地将费奥瑞娜赶出了惠普。同是女强人的帕特里夏·邓恩,当时也是惠普董事会的成员之一,这还不是惠普董事会风波结束的时候。后来,邓恩接任董事长的职务,并最终将自己器重的马克·赫德送上CEO的位置。赫德果然不负众望,在接任CEO后的一年多,惠普的股票飙升了76%,纯利上涨了49%,并逐渐地从自己最大竞争对手戴尔那里抢到一些市场份额。

  本来在赫德的领导下,惠普的业务正走上轨道,但惠普董事会研究的公司最高机密又接连泄露到媒体,邓恩也很恼火,但她可不是费奥瑞娜,她不仅找了律师,而且还找了调查公司对董事们进行调查。

  毋庸置疑,邓恩严查泄密是为了公司和股东们的利益,她也有权雇调查公司,但该调查使用了有可能违法的手段,获得董事的私人电话记录,即冒充董事的身份向电话公司索要电话记录。过去的几周来,惠普“电话门”的事情越闹越大,加州司法机构、联邦司法部以及美国证券委员会都开始介入此事。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邓恩不得不采用惯例的做法,为了公司的利益,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但仍然保留董事的位置。与此同时,泄密者也辞去了董事的职位,CEO赫德升任董事长。

  惠普过去一年多来泄密以及“电话门”的事件,反映的其实是美国大公司董事会内部斗争的一个侧面,更是公司创始人离开公司,把公司交给了职业经理人,但还想影响公司策略的故事。泄密明显是欲借媒体影响来达到自身目的,这其实是没有职业道德的做法。对于惠普和公司的股东,邓恩才是一个英雄,她铲除惠普董事会泄密的根子,当然,她也牺牲了自己董事长的职务,但令她欣慰的是,能领导惠普公司的赫德接任了董事长的职位,这就是邓恩比前CEO费奥瑞娜更加勇敢的地方。今后,邓恩会写出更精彩的回忆录,我要帮邓恩将来的回忆录取名为《艰难的牺牲》。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