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事业有了大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新局面。
2007年是“十一五”各项科技工作深入实施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线,以落实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3大战略任务为重点,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科技经济政策协调、科技宏观管理3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8方面工作:
1、落实《规划纲要》重大专项方案论证工作,正式启动若干重大专项。根据重大专项实施的要求和目前进展的实际情况,今年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实施方案和组织论证工作,力争在年内正式启动实施若干项重大专项。
2、实施以海洋资源与环境、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重点专项,解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紧迫问题。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在确保国家重大专项实施的基础上,我们要协调科技计划和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组织实施若干重点专项,初步考虑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可再生能源、清洁汽车、高效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重大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较大突破。
3、加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应在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重点部署,组织实施纳米、干细胞、蛋白质、生殖与发育等科学研究计划。要积极探索国家实验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强能源、信息、材料、先进制造、交通、地球观测与导航等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应用,开展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信息化、新一代智能化控制等前沿技术探索,攻克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
4、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示范工作。大力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重点解决粮食丰产技术、生物质技术开发综合利用、重大动物疾病防治、农业生态治理、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二是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一批以现代农业技术示范辐射为主的农业园区建设。三是提升农村基层科技工作活力和能力。
5、强化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政府部门要突出节能、降耗主题,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示范区工作,加强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社区医疗、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公益性领域科技工作,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
6、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我们要以创新型企业试点和促进产学研结合为重点,协调和指导地方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组织科技改革专项调研,提出新形势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科技、财政、监察等部门应开展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工作,跟踪计划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切实提高经费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7、以重大项目、创新能力、环境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地方、行业科技工作。一些体现国家目标的重点任务可交给基础较好的地方牵头组织实施;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加强行业科技工作。要进一步密切科技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的联系,密切科技计划项目与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联系;把营造创新环境和促进产业化发展作为“火炬”工作的重点,实施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8、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开创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新局面。应以“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重点,在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医药、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要结合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的开展,实施“优秀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凝聚和吸引世界顶尖科技人才;要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调机制。还要促进我国优秀科研机构、大学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大学的实质合作,建立一批国际联合研发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