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柱和何鎏即将要推出一种主要针对网络商务会议市场的新的网络通信系统、一种全新的即时视频通信媒体形态,既是“第三代网络通信”又是“第五媒体”为了说清楚商业模式,高柱做了一个长长的拗口解释:以视频版MSN的方式做网络版分众的生意。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Seeees”,是正反2个“See”(视)并在一起,中文译作“西施”
高柱和何鎏,年龄加起来刚好70岁,立志要开创一种全新的通信媒体形态,成为网络版的分众。
他们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20多年的朋友。何鎏当年是理科高考状元,学的是计算机工程,高柱学的是广告,大学时做过记者团团长。高柱形容这个创业组合是“媒体和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
高柱曾经是巨人集团广告公司的总经理,1995年在巨人集团巅峰阶段下海,日前他去长江商学院正是史玉柱做的推荐人。“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高柱形容自己的前老板。
不过现在这位学徒认为自己已经具备成为创业精英的条件。他野心勃勃地要开创属于自己和何鎏的“蓝海”。他们即将要推出一种主要针对网络商务会议市场的新的网络通信系统、一种全新的即时视频通信媒体形态,既是“第三代网络通信”又是“第五媒体”。
为了说清楚商业模式,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拗口解释:以视频版MSN的方式做网络版分众的生意。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Seeees”,是正反2个“See”(视)并在一起,中文译作“西施”。
第三代网络通信系统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10月下旬正式运营,首批将在深圳送出5万个摄像头。现在内部测试,效果很理想,已经解决多达16方的一对多方视频通信的良好体验。”坐在记者对面的高柱,显得踌躇满志。
2005年初,“西施”项目开始筹划,实际的运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首先是如何将技术框架形成具体细致的方案。
“IM(即时通讯)是未来最主要的通讯工具,”高柱说。现在的IM还是PC到PC的模式,随着三网合一,PC-手机-PC的网络通信链将成为新通信模式的核心。在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技术中,也存在3个模式:文本即时通讯、音频即时通讯、视频即时通讯。实际上,现在运用的网上聊天工具都存在一个缺陷,文本群聊不成问题,但音频、视频都不能解决很好的实时性群聊体验。这是因为他们当初选择的底层标准现在看来都已经过时,但是要改动底层标准很困难,就像航母在池塘中掉头一样。而国际最新的视频标准(H.264)2004年才颁布,而“西施”赶上了一开始就是基于最新的标准。
MSN、QQ要群聊很难,进行复杂的数据化的商务会议更是具有难度。高柱分析:“视频即时通讯技术是目前网络技术中最复杂的。”
“在内部测试过程中,‘西施’1对3方(个人版),1对16方,1对32方(企业版),运行很通畅。根据虚拟运行,公司现在具备50万人同时在线的能力。”高透露,今年10月“西施”正式运营。公司计划在第一年送出100万个摄像头,软件是免费下载的。
不过作为一个网络新丁,高柱具备开创一个全新世界的实力吗?
“技术永远不是问题,商业模式更重要。我们已经形成独特模式。”他解释,“我们和MSN、腾讯这样的IM巨头是竞合关系,他们侧重个人娱乐的功能,我们侧重的是商务性通信应用。”高骄傲地说,以QQ、MSN为代表的文本型网络即时通信为第一代,skype的语音通信则为第二代,seeees西施属于第三代网络通信系统,未来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多媒体通信时代。第五媒体将是这个时代最新的多平台媒体形态。
他把2006年视为网络多媒体通信元年,“以前带宽太窄,视频应用效果不理想,今年以来,经过电信ADSL网络快车的升级,这一问题基本解决。”根据“西施”的测试,只要用户的网络带宽超过512K就可畅快淋漓地体验网络多媒体通信的强大功能。
谁来养活“西施”?
在“西施”之前,并非没有类似的尝试,微软的Netmeeting 就是例子。Netmeeting 是微软开发的一个针对商务用户的线上会议系统,不过到目前看不到成功的影子。高柱认为,Netmeeting的功能很好,但没有很好地结合互联网,不符合互联网精神。
针对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电信、网通、联通还有卫通分而食之,为什么企业还要做新的选择?针对QQ、MSN、skype这样的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凭什么让用户继续做新的选择?
高柱说这个问题他每时每刻都在问自己。他给自己的答案是“打字太累、长话太贵”,“西施”具有即时、低成本优势。比如深圳发展银行这样的大型企业建设一套全国电话视频会议系统一般在数千万元以上,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也需要数百万元投入。高柱说,“西施”是一个零成本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如果3G的开通,具有同样功能,对于聚集人气的个人用户网络视频还有市场吗?对此,高柱并不担忧,“手机的便捷不可或缺,但上班的8小时以及回到家中的时间,每天人们坐的时间多过行走的时间;PC的信息量丰富、画面大,免费传输方式不是手机能比的,而将来,手机和电脑还需要兼容。”
用户免费,那么如何盈利?现在带宽消耗每月1G就需要15万元,西施如何解决用户增加后每月带宽消耗和服务器增加等费用支出?
“新经济的发展逐渐证明最理想的商业模式是用户免费,由第三方企业来付费(特别是广告)。”他举例,如现在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这正是互联网的精髓所在。互联网崇尚免费和低价。
从事广告业多年的高柱说,“西施”以免费方式满足了视频会议商务需求,同时形成一个媒体平台——一个以数据库营销为核心的互动营销和精准广告平台,用户数目标是第一年100万,第二年500万,第三年1000万。
高柱的理想是,基于网络通信系统上的媒体平台,使得网络营销和网络广告得以高度结合,并且将对现有的一些媒体规则进行创新——相比传统电视广告的预算有50%是被浪费了的,分众媒体的浪费率可能是25%,西施最大的特点是分众、精准。
“我们收入主要分4块:网络广告,网络营销,互联网增值,通信收入。”高柱分析。对于前面的3块,那是在拥有大量用户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真正从一开始就带来效益的可能只有通信收入了。高柱首先计划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这样的网络运营商合作。“西施”租用后者的带宽。
到目前为止,高柱和何鎏二人自掏腰包先投入了300多万元。在将想象中的用户变为现实以前,这个项目还需要源源不断地“烧钱”。一旦正式投向市场,技术的稳定性、用户增加后资金的后续跟进都将是考验。兴奋之余,高柱以“如履薄冰”来形容创业的压力。
和所有网络世界的淘金者一样,高柱也希望走自有资金启动项目——引进风投——上市的路线。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临界点将在未来的哪个地方,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