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 >> 正文
名片网:让你的人脉资源动起来

2006-11-1 9:42:13

  “你的名片上网了吗”、“个人资料一查便知,名片网是否侵权惹争议”、“名片网,站在关系型社会的浪尖”、“引发争议的名片网不该被一棍打死”。这是媒体关于名片网的一些报道。4月20日名片网正式运营,它的经营内容、盈利模式,社会各界褒贬不一。

  10月24日,不断被媒体“追击”的名片网CEO王青向社会发布名片网新产品,并回应名片网经营内容是否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一事。王青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名片网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严格管理客户注册流程、建立客户诚信度的五级体系、严格上传名片的审核制度、建立客户投诉体系、推出实名认证的VIP服务等措施。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作为WEB2.0的队伍中的一名新生代,名片网是否能够挣脱“宿命”,找到一条活路?让你的名片会生蛋。

  名片网是基于WEB2.0技术下运营的。这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络技术,网络用户之间自行交换、共享自己的资源。名片网就是互相之间共享人脉,如果想加入这个圈子,你可以把你的人脉选择性跟大家分享,用于换取你所需要的人脉资源。上传一张名片可换取两张名片。

  用于换取的人脉资源通常是上传者拥有的他人名片或是自己的名片。自愿把自己的名片作为资源上传的人,多是作为一种投资,希望别人找到自己。

   名片网成立半年来,已经收录了300万张名片,每日更新名片超过万张。每个月的点击都超过了500万次。按每5次点击就有人查询到一张名片来算,则每月有100万人次从该网站上查到了包括个人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地址等在内的信息。

  记者打开名片网首页,注册会员登录之后,就可以搜寻名片信息。名片网汇集的名片涉及各种行业,包括了通信、IT、汽车等等,涉及到的公司则包括微软、大唐、新浪等。其中,微软公司有2534张名片,高居榜首。中国式“关系”催生名片网。

  一位中东朋友曾对记者说过,中国和国外有一个巨大的差异,中国找不到人就办不成事,而且找人就要大量的请客吃饭。那位中东朋友来中国做生意近十年了。他说每月为了找到人,和客户建立关系所花掉的银子都在五位数。我们为社会付出的成本中,最贵的东西就是做关系两字,任何一个老外在中国学到就是关系,这两个字在中国的字典可以查出来。

  “在商务的圈子里头能够让找到人的成本降低,能够让人家直接的沟通,降低交易成本,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名片网有了最初的建立雏形。”王青对记者说。

  据介绍,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名片网站。同样是做名片的互换,但是他们做的纯美国式的方式。美国网站上的名片可以直接买卖,一块钱可以买一张名片。有上万的IBM公司职员的名片被他们收入。这家美国网站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做到几百万张名片。

  然而,在WEB2.0领域,无论新老公司,大家都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广告身上。但是毕竟僧多粥少,盈利模式的单一已经成为风险投资们普遍的担心,更是成为WEB2.0公司不景气的根本原因。

  近来,中搜裁员、博客网裁员、敏思博客关闭、一些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的中小公司或者转型或者悄无声息地退出舞台。猎才服务给出求生新路,对于企业来说,无论你是否拥有着光环,还是背负着质疑,如果没有盈利,那么一切都是闲扯,因为在商场,只有盈利才是硬道理。

  从大众化到分众化,再到个性化,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王青介绍说,名片网打破WEB2.0网站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于11月份将推出猎才服务,利用已有的300多万张各行各业的名片资源,建立猎头资源库。

  猎才服务是由“数据库猎头解决方案”及“找人贴吧”两部分组成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其中,“数据库猎头解决方案”则是由拥有10万顶尖人才及300万职业精英的“精英数据库”、细化到各行业的“人才搜索引擎”、为招聘需求者量身订做的“人才预置包”及保证人才更新的“每日最新人才推送”四部分共同组成,其核心价值在于“猎头行业的平民化”,即每一位招聘者都可以拥有被猎头垄断的中高级人才资源库,帮助自己在人才争夺战中快速取胜。

  “找人贴吧”则是一种“全民参与的猎头平台”。在名片网严密的隐私保护下,招聘、求职者可以自由粘贴信息,进行直接交易,此举既省却了高昂的招聘成本,也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有效。同时,悬赏推荐机制的实施也是其亮点之一,用户可以根据招聘信息推荐人才,如果推荐成功,用户就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让自己无形的人脉迅速变现为看得见的价值。

  对于将要推出的猎才服务,王青表示,该服务将会有效缩短招聘的中间流程,让中国的商业人才真正成为人才市场的主人。据悉,对于上传个人资料找工作的用户,名片网联合麦肯锡顾问及北京大学管理学专家对其进行专业的人才测评服务。

  工人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