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风险投资商的眼光正从曾经最热门的IT行业转向别处。据咨询机构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前三季度,IT行业在风险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为54%,创下历史最低,其中尤以互联网首当其冲。
近日,更有多位风险投资界人士和分析机构预言,去年以来的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潮正在“退烧”,并且将持续降温。这一轮创业潮被冠以“web 2.0”的称号,创业者曾期待用它复制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的神话。
相比之下,传统行业似乎更能得到风投的青睐,正受到纳斯达克热捧的中国公司是做培训的新东方和开酒店的如家。面对风险投资忽冷忽热的态度,中国互联网业何去何从?
大众评判台
何若灵:资本是现实的
Web 2.0的口号喊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博客开始兴起时,就有不少的预言家预测博客时代就是Web 2.0时代。现在博客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暂时还没有呈现与先前的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升级态势。从商业角度看,资本永远是现实的,在中国的资本还具有短期性等特点。
严海渊:没有实在的盈利吸引不了风投
投资减少与互联网没有实际的盈利有关系。如果只是一个虚假的概念,而没有真正的收益,放在牛市中,也许会得到风投疯狂的追捧,而一旦处在相对平静的市况下,理性的投资者会更多考虑实在的盈利情况。
励俊:离盈利还有一定距离
投资者需要的是回报,而不是创意书。相对来说,现在Web2.0距离商业盈利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资金的行业流向潮起潮退很正常,投资需要理性。
常小宇:从疯狂过渡到理性
风险投资的本性是逐利,但对互联网行业投资的减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以Web2.0为称号的互联网创业潮,发展前景还不成熟,暂时难以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二是风险投资的成熟,风险投资再也不会只凭一个商业计划书就无条件地给予投资了。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疯狂到理性的过渡。
没有自己的根如何生长
陈文赛迪电子商务咨询中心总经理
风投减少对互联网的投资很大程度上缘于盈利二字。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风险投资的关注度以及投资力度确实都集中在Web2.0领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现在2.0的赢利确实存在困难,因为之前有很多人较看好的领域里已经有企业倒闭,比如博客领域。风投的本质就是逐利,这样的现实对风投的热情打击很大,但不代表他们就此转向。只能说,他们现在更多的是持观望态度暂缓投资。
我不同意互联网行业流氓化的观点,顶多可以称因缺乏监管而有点混乱,风投减少互联网投资额也并非因为这个。对于风投来说,互联网投资最大的危险就是政策风险。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互联网缺乏监管,才使他们有了成长的空间。比如,博客上面肯定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存在,如果真有监管规则,那么不少内容都会被屏蔽掉,可想而知,博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种程度。
而且,之前2.0投资过火,风投也要负一定责任,风投的跟风行为造成中国互联网有些企业的发展纯粹追逐风投,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网站能否赚钱,风投在某种程度误导了行业的发展。
2.0现在还只是处于概念阶段,况且中国的情况跟海外不太一样。中国在某一些细分领域都会有一两家大的企业牵头,而且这个市场也基本被这几家占领,其余企业只能处于跟风状态,甚至连盈利空间都没有。
很多企业都是拿着国外的一些成功模式在中国进行投资,Myspace做博客做社区,在国外已经很成功,他们就想搬到中国来,但在中国的时机还不成熟。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企业的用户规模已经很大,但付费以及广告还没有形成规模,或者形成企业自己的优势,所以,还未达到完全照搬程度。
现在确实有很多风投把目光转向传统行业,我认为这其实是互联网未来的一种趋势。未来,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会融合得越来越紧,传统行业离开互联网无法发展,互联网要寻找另一种新的模式,找到更广的盈利方式,也需要向传统行业拓展。
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如家虽然是依靠连锁酒店的模式来经营,但他与旅游行业的电子商务以及网上订房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相辅相成。
我相信,在2.0领域里肯定还有机会,将来的发展方向,我更偏重于2.0与1.0的融合,未来比较看好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以及在商务领域上的发展。如果单纯还仅停留在2.0的概念里,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复制,没有一点根基,没有自己的根,如何才能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