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 >> 正文
首个互联网公益品牌“净蓝丝带”启动

2006-11-8 9:06:26

  11月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反垃圾邮件中心、中国晚报协会编辑记者学会、奇虎公司共同正式宣布,首个互联网公益品牌“净蓝丝带”正式启动……作为杜绝互联网恶意行为的标识,“净蓝丝带”用于宣传“净化互联网空间人人有责,打击互联网犯罪人人出力”的信息,并呼吁“拯救网络弱势群体,杜绝网络恶意行为”。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第二的互联网国家,本土优秀互联网公司层出不穷,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催生了众多新产品和服务。但是,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近年来,垃圾邮件泛滥、病毒、恶意软件滋生、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色情等等现象让网民已经无法自由享受互联网生活,网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表示:“净蓝丝带”象征着一根纽带,将政府有关机构、互联网企业、网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抵抗网络滥用行为,致力于建设一个人人受益的互联网。并透露,“净蓝丝带”将作为一个长期的公益品牌存在,定期发起不同的主题活动。

  有调查数据表明,各种互联网滥用行为正在恶化。以垃圾邮件为例,根据iResearch的报告,2005年美国邮箱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数量达到251封,比2004年增加了30.7%.而在国内,根据互联网协会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的最新一期月报,自今年2月21日开始,共收到举报多达221775起,“垃圾邮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比垃圾邮件更具有危害性的恶意软件,在中国已经超过200余种,微软的报告显示,60%以上的Windows PC都感染了或者感染过新型恶意软件。互联网调查机构iResearch的数据表明,商业公司“恶意推广”为代表的新型恶意软件的受害用户数首次超过了病毒。

  恶意软件公司投入巨额资金研发,除了利用网页漏洞或者是强行安装的方式植入用户电脑以外,免费的共享软件已经成为恶意软件扩散的主要平台。据统计,在大多数共享软件中,默认捆绑了恶意软件达5个以上。更有部分诱饵软件,一经安装会装上多大十几种各色恶意软件,让人防不胜防。

  感染恶意软件的电脑将导致系统反应速度变慢甚至系统崩溃,频繁弹出骚扰广告,个人信息被监测,密码失窃等等危害用户电脑安全的现象,其实际危害性已经超过了病毒,但是由于诸多网民对恶意软件认识甚少,以及目前并未出台明确的治理办法,导致恶意软件有恃无恐的侵害网民。

  针对此现象,中国晚报协会编辑记者学会会长黄天祥表示:“安全现状不容乐观,虽然'网络恶意行为'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安全状况并未因此有所改观。通过净蓝丝带的一系列宣传活动,要提高网民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呼吁更多的互联网厂商自律。”

  发起方之一奇虎公司CEO齐向东表示:“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员,奇虎公司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网民抵御恶意软件的侵害,维护网民的权益。我们将加大对360安全卫士的投入,为网民提供一款最优秀的恶意软件卸载工具,直到恶意软件从互联网消失。“

  据悉,为了配合“净蓝丝带”活动,中国互联网协会将联合其会员单位发起“打击恶意行为百万网民签名活动”。

  网民可以登录“净蓝丝带”的官方网站(blue.qihoo.com)了解相关的内容

  腾讯科技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