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 >> 正文
代考网屡禁不止 “枪手”开博客揽生意(二)

2006-12-25 9:43:59

  市场需求催生代考高科技

  手段方法更隐蔽更高超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代考作弊较往年有了更为“隐蔽”、“高超”的方法和手段。

  记者相继拨打了五位代考人员的电话,号码均为外地号码,而当记者要求见面谈的时候,对方都予以拒绝,并表示付完定金后会有专人接洽。而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记者询问如何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其中两位代考人员给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操作手段。大致有四种方式,代考、陪考、考中传答案、直接偷看。

  根据他们的描述,代考需要报名前联系代考机构,他们会从枪手库中寻找相像的枪手,做成合成照片,然后用该照片做身份证和报名。而“陪考”则需要能确定考试时考号排列在一起的考试或者相近的考试,其中所使用到的“高科技”作弊工具是“消字灵”,该笔的特性是半个小时后字迹消失。考生和枪手都使用该笔填写座位号和姓名,在考试临近结束再用普通的笔填写对方的名字。而考中传答案中间使用到的“高科技”工具是考试王(可用于拍摄试卷)、短信手表、无线耳机。枪手进入考场,使用考试王拍下试卷并发出,代考机构组织答题人员迅速做好题并核对,考生通过短信手表或者无线耳机接收答案。据称,该耳机即便是外人趴在耳朵上都听不到声音。第四种直接偷看,是考生使用高清晰眼镜或者准分子高清晰隐形眼镜直接看同考场枪手答案。

  代考蔚然成风背后有原因

  “高科技”作弊期待监考“高科技”

  代考蔚然成风,说明代考在校园和社会上有“市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采访了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在校大学生表示,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人代考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攻读研究生,花钱不是问题。

  记者同时也在校园的一些小广告角落处发现,有人用笔写了这么一行字:跪求枪手,能够让我考上**大学的研究生,重金酬谢。在网上也有几个论坛中出现了同样寻求枪手的帖子。而今年发生的多起网络枪手集团诈骗案件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很多代考机构或“枪手”集团正是利用考生的这种心理而进行诈骗,而且屡试不爽。

  其实每年各地公安机关都会组织力量对利用出售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代考、利用手机传递考试答案等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在2005年上半年公安部共侦破案件28起,刑事拘留19人。本月12日,教育部在公布2007年全国考研报名数字的同时,又明令禁止代考。教育部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手段兜售所谓“考研试题”,非法牟利,每年都有部分考生上当受骗。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要树立诚信考试的态度。

  代考,把耳朵叫醒

  现如今,干什么都用得上高科技。黄豆大小的耳机让贴在你脸上的人都听不到里面的声音,短信手表让手表不再只是时间的界定,考试王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试卷拍摄下来而传送出考场。利用这些“高科技”,代考和“枪手”就这么潇洒地走了一回又一回。

  不过,让人笑掉大牙的是,在你询问这一切的时候,这些代考网和“枪手”都说自己何等“专业”。而伴随着网络的极度膨胀,更有“高瞻远瞩”者自掏腰包做个“专业”网站,在本“行业”中力争拔得头筹,在“诚信服务”的理念中招揽“生意”。更有“敬业”人士,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公之于众,不怕你不动心,就怕你受不了忽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不了什么。但是,这不是菜市场,可以自由买卖。这是考场,有考场的规则和纪律。你要打破它,先要问问知识干不干,问问这么做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有以下几种:一、你找到了枪手,但却是个诈骗团伙,最后钱花进去,自己准备考试也耽误。二、你找到了枪手,也顺利地代考,不料在考场中被监考人员发现,最后学上不成了还落下心理创伤。三、你找到了枪手,也顺利地获得了证书,但是你却什么都没有学到。考试在某些方面是让你适应以后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最后的结果是入学后满城尽是高手,独独你是个低能儿,何必!

  不过,我们不排除考生抱着侥幸心理,也不排除有在这其中尝到甜头的人。因此,根本的办法就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再有,建议相关部门针对这些考试作弊的手段进行“防作弊”演练,也动用我们的“高科技”达到一定的效果。

[1][2]
  京华时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