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取了一个中文名字,Google找了一个中国傍家,但是,Google至今也没有表示出对这片土地的起码尊重。作为一个具备上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Google在中国至今还是打“黑工”的状态。中国人到美国,尚有“偷渡”一说,难道美国人到中国,就没有此概念,甚至大张旗鼓,高调“偷渡”?对于Google而言,果真要套用那句话“我是Google我怕谁?”吗?
李代桃僵换汤不换药
早在2006年春节后,Google“借牌经营”一事就被有关媒体披露,成为轰动一时的“牌照门”事件。Google在中国并没有自己的ICP牌照,而是通过与赶集网的合作,由赶集网代为运行Google.cn域名。一时间,Google在中国的运营被指责为“无证上岗”,其合法身份遭到了各方人士的质疑。
“牌照门”事件后,不时有消息爆出说,Google将与赶集网在2006年底成立合资公司;更有传闻称,Google以400万-500万美元的价码已与赶集网达成了股权交易协议。赶集网是一家成立仅仅一年多的中关村小企业,但是自从傍上了大款google,赶集网的主要业务就不重要了,反而配合google躲过政府的监管才是重要的业务。
“目前关于Google与赶集网如何合作还没有定论,之前的所有说法都只是传闻。”赶集网运营部负责人刘先生称。
而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消息是,目前Google中国已经在北京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申请工作,分别成立谷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谷翔科技有限公司。
谷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为外商独资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美金,主要经营范围为互联网科技软硬件开发、软硬件租赁等。北京谷翔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为合资公司,注册资金200万人民币,由谷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飞翔人科技有限公司(即赶集网)合资,经营范围为:互联网经营、google.cn的关键词广告代理等。
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李开复在2006年10月承诺“再过4个月,Google任何本地化的破绽都将被弥补。”但如今,4个月期限将至,对于ICP牌照问题,Google中国在媒体面前依表示沉默,“google.cn”2007年的最新网页上,其ICP牌照仍为“京ICP证050124号”,继续在“借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网站——赶集网的ICP牌照。
同时,业内人士很快发现一个新的问题,200万注册资本的谷翔实际上只是一个壳公司,它几乎不拥有任何google品牌的核心资源,和信产部的规定依然是背道而驰,和一年前的借牌运作事件性质几乎是相同的。google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和上次的借牌运做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上次借的是中国公司,这次借的是合资公司。
了解相关法律的专家透露,根据《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外资进入增值电信领域,必须设立中外合资企业,且外资在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由于只有合资公司才能够申请ICP牌照,所以Google中国的做法是:由合资公司申请并且持有ICP牌照,当然不排除就是赶集网原有ICP牌照的可能。再由独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技术合作的名义将这个牌照变相转让给Google.而所有的经营收入将由这个协议转到独资公司中,实际上相当于独资公司在经营相关业务,合资公司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google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和上次的借牌运做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上次借的是中国公司,这次借的是合资公司。中国政府的法律是,合资公司就应该是经营实体,但是google的合资公司谷翔并不经营,因为它并不拥有google.cn域名,也不拥有谷歌商标,而这是判断合资公司是否真正经营业务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