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机突然无法拨通,这令读者孟小姐前天下午外出办事时很着急。但是,当她就近在一家手机通讯店花20元检修自己手机后,这才发现是对方座机话筒未放好导致自己手机无法接通。为此,孟小姐认为自己花了一笔“冤枉钱”。
前天下午4时许,孟小姐乘车赶往玉屏南路的客户那里送合同书。由于路上有些堵,她怕客户着急,于是在车上拨打了客户的固定电话:“没想到,我的手机屏幕显示‘呼叫失败’,我连续拨打了五六次同一号码,依然不成功。”这下,孟小姐着急起来,车到达天山路后,她赶紧走进路边的一家手机通讯店,要求店内的维修人员帮自己修理手机。
孟小姐回忆说,当时接待她的维修人员检修了她的手机,但整个过程中并未拆开机体:“他用我的手机拨通了10086,随后他又用自己手机拨打我的手机号码,接打也完全正常。”她表示,维修人员在她的眼皮底下按了几个手机按键后表示,手机拨打不成功是因为孟小姐之前设定了禁止呼叫功能所致。随后,这位工作人员将手机交到她手中,表示故障已经排除,总共要收取30元的维修费。
但孟小姐只愿支付20元,她认为,故障并非很难排除,而且手机也未拆开修理,这样简单的维修对方收取30元显然过高。“我走在路上继续摆弄手机,发现在手机上设置‘禁止呼叫’需要设置一长串密码,在此之前我根本没设置过什么密码”。待她气喘吁吁跑到客户那里递上合同书,同时向客户解释因维修手机而稍耽误时间时,客户的连声道歉却叫她差点背过气去:“对不起,是我们没把话筒放好。”孟小姐这时认为维修人员欺骗了她,当即返回手机通讯店理论,并向店方索要发票,但对方只出具了一张通讯设备维修单。
在孟小姐向晨报热线诉说事情原委后,记者根据其提供的维修人员联系方式与手机通讯店相关负责人范先生取得联系。在询问孟小姐所持的手机型号后,范先生向记者解释称,当时维修人员发现孟小姐的手机内渗进了可乐,曾与对方约定,进行清洗的费用为30元,并未进行其他收费。但根据孟小姐提供的维修单显示,手机故障为:“禁止呼叫”,单据上既没加盖该店图章,也未注明禁止呼叫是手机渗进可乐液体引起的。
对范先生的这番解释,孟小姐表示无法理解,她称当天自己未喝过可乐,更没有看到维修人员对机器进行清洗。昨天傍晚,记者联系了孟小姐使用的手机品牌的特约维修中心,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明确向记者表示,客户如果到维修中心维修手机,若机器不需更换零件,仅仅排除小故障或者清洗,一般不会收取费用。孟小姐则表示将就此事向有关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