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STiMi标准。就此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社长曾会明表示,这个标准的出台并不意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他说,手机目前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媒体。
数字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演进的必然。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是突破时空限制、满足个性化体验的一类业务形式。
曾会明指出,在广电部门手机电视被定位于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是独立的一个新兴媒体领域,特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如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自二○○六年十一月一日起实施,目前发布的还仅是第一部分。其实这个标准的颁布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在《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中已经明确提到:“2008年开展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卫星覆盖地面补点的方式,非常适合中国幅员辽阔的特点,也是最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案。他说,“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基于卫星来开展,而目前基于卫星开展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技术体系一个是S-DMB,另一个就是是STiMi.所以,在一个月前我们发布的《中国手机电视产业报告》中就做出了准确的预测,STiMi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标准。”
曾会明进一步分析说,STiMi并非是像外界传说的那样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科院)一家来做,而是由CMMB技术研究工作组共同来制定的。这个工作组除了国家广电总局直属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无线局、广科院、广播电视规划院外还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等共39家单位组成(截止2006年10月12日)。
当初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时,有3家单位在共同竞争:广科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后来,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采用了清华大学DMB-T和上海交大ADTB-T的融合方案定为DTMB.
现在推出的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STiMi标准是广科院基于原来的地面标准TiMi进一步组织研发的。“曾会明介绍说,”2003年初,广科院开始STiMi核心技术开发;2003到2005年,核心技术通过仿真、样机及核心技术的芯片验证;2006年4月,STiMi卫星和地面试验系统样机完成。
据了解,未来STiMi的计划是2006年底,提供手持终端STiMi芯片样片,并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试验;2007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2008年上半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正式开始运营,为2008北京奥运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