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农村信息化,要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得见,实实惠惠用得起!”上海市南汇区六灶镇民义村的“桃子大王”邱国方起了个大早,赶到镇里“信息下乡”咨询点,向下乡来的上海移动专家讨信息:“啥时能把全上海最好是全国的桃子销售和价格信息发到侬手机上?”
11月1日,上海市通信行业首次举办的“信息下乡”活动,让六灶镇农民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农村信息化生活。
手机取代拉线广播
“新一届区、镇人大代表选举”,这样的大事,在上海新郊区新农村不必再靠拉线广播、村干部挨家挨户跑腿通知,一台电话机大小的农村信息机,就能以短消息群发方式,逐一发到村民的手机上。“今后,沪郊每个乡镇、每个村都将配备农村信息机,开通农信通平台,让信息'跑'到农民的手机上。”上海移动南郊分公司总经理费康告诉记者,“六灶镇是全市第一个试点镇,现在镇里的5万名手机用户都能收到农信通平台每天发送的信息。”
六灶镇汤店村的村主任康静芳也在“信息下乡”活动中找到了全天候的“村主任信息助理”。汤店村有900多农户,2200多人,“以往碰到人大代表选举、召开村务大会等重要事情,都是先召集15个生产队长开会布置,再由队长挨家挨户去通知,”康静芳说,“有了农村信息机,今后可以利用短信群发通知了。”
村主任康静芳还给记者描绘了一幅推进村务公开的蓝图:“将来,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关心村务的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农信通’查阅农经报表、农村财务以及资产管理等村务公开的相关信息。”
告别“一张纸撕四片”
“以前下乡送农业科技信息,是一张纸撕四片:一片给镇里,一片给村里,一片给队里,一片给农户。”南汇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周海频那时最担心写着农业科技信息的小纸片到不了农户的手中,有时这些农事信息一天也耽搁不起。
他说,像水稻防病虫害,在6月至10月的水稻种植季节,需要搞七八次,每次最佳时间只有两三天。“农信通”平台开通后,信息可以马上到达农户的手机上,并且一户不漏。
农民喜欢实惠高效
“农民要的信息化要实惠、实用、高效。”赶来咨询的农民道出了自己对信息化的要求:手机最好结实耐用,少点不实用的功能,价格在300元至400元,每月话费低一点,但农事信息一定要及时、有用。
上海移动有关人士表示,针对农民需求的手机资费正在制定之中,而农信通平台由移动公司与农委、区农业服务中心等联合开发,可以确保高效、准确、及时。他们正在努力探索使广大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的农村信息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使尽可能多的农民能够以自己承受得起的价格、能够掌握的方式、能够操作的手段,享受移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农民,上海移动还将延伸其营销服务网络,做到每镇设立一个移动营业厅,在每个村设一个专人为农民提供移动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