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金融投资集团在全球电信行业的收购交易又频繁起来。10月份,激进型基金Cevian宣布要购买北欧电信运营商Telia Sonera公司7200万股的股票。7月,澳大利亚投资基金Babcock Brown买下了爱尔兰电信的控股权。
去年,Apax Partners在对丹麦TDC公司的竞购中拔得头筹。在对西班牙Amena电信公司资产的投标中,法国电信好不容易击败两家强大的投资集团才获得胜利。世纪之交出现的那场高科技行业低迷仍令人心有余悸,许多投资人都曾因大量买下电信资产而血本无归。可是现在,为什么这些私人资本和投资集团对电信行业忽然又这么感兴趣呢?
分析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低买高卖等待时机
目前,有观点认为电信公司在股东回报率和股价方面表现不佳。理由是:虽然电信公司(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性运营商)能够产生现金流来支付短期分红,但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更多固话用户将被分流,固定线路服务业绩很可能会不断下滑,这些运营商很难在销售额上保持增长趋势,从而导致股价走低。
然而,持这种悲观论调的人并不是全部。事实上,许多投资人对电信这个高科技行业始终抱有乐观情绪,他们看到了电信设施的广泛建设、电信服务的大面积普及,看到电信业正在日益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相信这个行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因此,他们认为,现在的股价低迷正是大好机遇,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在当前电信行业的股价处于低谷之时大量购进资产,进而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发展业务,今后获得高额利润后再出售资产。
原因二:介入运营创造价值
仔细观察电信公司的资产结构就会很容易地看出,实际上,把电信公司拆成各个部门后,其单个价值的总和往往要大于总体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电信公司要把移动和互联网部门分拆上市以谋取更多筹资渠道的理由。
传统的电信公司按垂直业务划分部门,例如固定线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在这些部门下再垂直划分产品线。不过,虽然这种划分方式有一定的道理,例如权责分明、分工明晰等,但是在技术飞速发展与消费需求日渐高涨的今天,这种管理格局已经过时了。在传统的电信公司业务部门分工状态下,消费者要想获得多样化的服务,就必须同电信公司不同的业务部门打交道,而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不顺畅,这让消费者感到十分繁琐、无所适从,也给电信公司的业务(尤其是新业务)发展带来了困难。正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金融投资家的机遇就显现出来,他们可以收购电信公司,想办法介入公司的运营,带来革新之风,以客户、市场为中心重组业务,简化运营程序,在业务的销售渠道中创造更大价值。而这一价值的规模通常是十分庞大而诱人的。
原因三:转型融合前景看好
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集团最感兴趣的是全球电信行业当前正在进行的整合与转型。迄今为止,围绕所有权发生的整合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英国的大东电报局、energis,法国的Neuf电信、Cegetel,美国的西南贝尔、南方贝尔、AT&T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些整合,汲取了上个世纪末那股兼并风带来的教训,更为务实和理性,有利于行业的下一步发展。
同时,随着电信服务的不断丰富、电信行业功能的不断扩展,电信业将为未来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促进全人类同信息的全面对接。在信息化大潮的影响下,传统的电信业正在不断转换角色,吸纳更多的新鲜元素,日益丰富自身的内涵,向着更广阔的综合性的信息通信行业转型。电信行业在下一代网络(NGN)上的转型、电信与IT的融合以及各种信息通信服务的融合和创新,都使该行业呈现乐观的前景。
但是,就像硬币都有两面一样,电信业是一个复杂的高科技行业,目前这种从根本上发生的转型也会遇到障碍。更何况,该行业在几年前经历的那次大起大落已经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虽然说下一代网络将使行业的根基得到巩固和加强,信息通信大行业的融合使得未来看上去无比美好,但在此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毫无风险。只有那些全面的服务运营商才能深刻理解这些趋势。因此,虽然该行业对投资主体来说具有魅力,但是谨慎和理性仍是必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