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网络结构中,从下往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业务层、应用层,传统电信企业的语音业务主要通过业务层中的PSTN网进行电路交换,电信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向集团客户提供专线、VPN等业务。
但是随着IP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对电信业的渗透一步步加深,传统电信网络的生存也面临威胁。传统电信网络应如何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从困境中走出来?
应用转型推动IP技术升级
当前电信业务主要仍以语音为主,但VoIP技术的发展使宽带互联网应用在逐渐侵蚀原来被电信垄断的领域,这对电信运营商而言不仅仅是竞争,而是生与死的选择,因为互联网语音通话质量与电信语音通信质量已经相差无几。这种尴尬局面是当初电信运营商思想不够解放导致,把自己仅仅局限于网络提供商的角色,应用提供商拱手让给第三方来扮演,没想到一不小心以电信运营网络为基础网络的第三方应用提供商发展迅速壮大,而且越来越逼近其语音通信核心业务,最典型的就是VoIP技术。
面对这种局势,电信运营商也曾仓促应战,但由于应对措施损害最终用户的利益,遭到业界一致批评与用户抵制,并被扣上“阻碍新技术应用”的帽子。痛定思痛,电信运营商认识到只做网络提供商不行了,必须主动出击以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身份与第三方竞争。
随着3G的到来,多媒体通信将是主流,既然决定做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首先就要解决如何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更好传输的问题。多媒体通信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要求实时,这对当前公共互联网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对当前的IP技术进行升级,升级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在现有架构和基础上,增加对QoS、安全和运营性等等的支持,中国电信的CN2采用的就是这种思路。但笔者认为,更好的方法也许是根据IP技术和传统电信技术各自的特点,根据商用的需要,从体系架构开始重新考虑,先去掉当前IP技术不适合商用的部分,然后再增加必要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