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门子腐败案的调查范围涉及到即将转入新公司的西门子网络运营相关业务,诺基亚和西门子日前宣布,诺西新通信设备公司的合并工作将延后至2007年第一季度完成,而非此前预计的明年1月。
“合并工作的完成将取决于诺基亚和西门子双方就西门子合规性审查结果所达成的协议。”诺基亚方面在表示积极参与西门子事件调查的同时,强调指出:“商业信誉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新的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对任何商业丑闻和不道德行径都将只有零容忍度。”这一声明是对西门子贿赂门事件的严肃回应,也是还市场竞争以公平和秩序的明确表态。
众所周知,在竞争激烈的设备市场,比拼的是产品质量、服务、价格等综合因素。一旦运营商决定采用某厂家的产品,后期较长阶段的维护、服务也多由该厂家承接。在动辄以千万甚至亿元计的大单面前,如果“金钱游说”可以给厂家大大加分,从而获得优先的商业机会,那么,商业贿赂一定由此滋生。前年的朗讯行贿丑闻便是明证——2004年4月,朗讯解雇了中国区的4名高管人员,解聘理由是,他们在企业运营中存在内部管理控制不力,为合作方提供回扣。与之相对,日前刚刚因前建行董事长张恩照受贿一案而被质疑在华行贿的IBM公司,却迟迟不愿就“IBM曾向一位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服务费”一事中的“22.5万美元所为何途”做出官方的说明。
在丑闻面前,骄傲的跨国公司并不是高昂头颅就可以免受质疑。在诺西公司成立之前,西门子对自身的守法体系进行重新评估将十分必要,而诺基亚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承诺,为光环渐褪的跨国公司形象增添了不少分数。
而一些公司为掩盖事态发展,将涉身丑闻的员工开除了事,则只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员工行为正体现了一家公司文化沉淀的基础。而在事情发生之后,采取鸵鸟姿态、无视社会舆论监督的行为,也必将令员工对公司倡导的所谓“商业规范”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公司数十年辛苦建立的商誉与体制,将双双沦丧其间。
可以说,只有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对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巨大伤害,正视西门子“贿赂门”的审查结果并及时予以弥补纠正,诺基亚西门子新公司的合并和新的企业文化才能有一个更加坚固和有效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