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信 >> 正文
2005年四大运营商财报解析 中移动一枝独秀

2006-4-29 12:55:37

  从四大运营商的财报上看,除了中国移动在收入和利润上都实现了高速增长外,其它的三大运营商或多或少都有点遗憾。

  不久前,中国四大运营商2005年度财务报表悉数出炉,其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最高兴的莫过于中国移动了,他是唯一一个在运营收入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上都达到两位数的运营商,并且两个两位数都接近30%.

  中国移动在多年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高增长、基数已经十分庞大的基础上实现如此高的增长实属不易。另外,从净利润的数额上看,其它三家运营商的净利润总和都比中国移动要少许多,而其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净利润与其相差近20倍。由此看来,中国移动与其它三家运营商的距离将越拉越大。

  相比之下,其它的几大运营商更多的就只有“忧”了,虽然中国网通2005年的利润增长率达到了77%,但毕竟其基数还比较小,在实现77%的增长后只有139亿,与中国另一个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收入的增长率上都是个位数。

  这些数字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中国通信运营业的一些现状和发展走势。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愈发明显;强者愈强的局势日益清晰:“老”业务的精耕细作和“新”业务的拓展同样重要等。

  对3G的渴求

  3G对运营商而言,尤其是对固网运营商而言,意味着新的业务和新的收入机会。在固定被移动分流日益严重的今天,缺乏大范围业务增长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3G牌照的渴求更为迫切。尤其是在业务增长十分有限的前提下,仅仅依靠减少投资和缩减成本换取利润的增长并非长久之计,用“苦苦支撑”来形容这两大运营商也许并不为过,尤其是对于已经上市多年的中国电信而言,年年需要交出一份令股东满意的答卷,其难度更大。

  在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的董事长报告书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2005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容易的一年,也是看到希望的一年。”仔细体味这句话,从中不难感受其中的艰辛。而在许多场合,王晓初也不同程度提出中国3G牌照的发放不能再拖的观点。

  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则指出:“随着移动替代效应的不断增强,移动业务已成为本公司不可避免的重要发展战略选择。2006年本公司将积极做好开展移动业务的准备。”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为3G做好了准备,也是,在现有的市场状况下,这两大固网运营商需要拿出什么样的筹码留住自己的股东呢?3G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而如果无法获得3G牌照,那么谁还能继续将自己的资本投给中国的两大固网运营商呢?3G不仅是增加业务收入的筹码,也是其留住投资者的心的筹码。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对3G的期望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强烈,因为他的2G和2.5G业务无论在收入增长上还是用户增长上,速度都未放缓。但是中国移动对3G的准备似乎更为细致,在2004年和2005年的财报上,中国移动都阐述了对3G的准备。在2005年的财报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几条。“坚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初期重点覆盖市区及有3G业务需求的区域”、“积极做好规划建设的准备工作,确保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低成本、高效率建设优质网络”、“积极研究3G市场运营策略,做好3G新业务新产品储备,为3G商用服务做好运营准备”、“充分利用2G资源,实现2G向3G的平滑演进,实现2G和3G的长期共存”。这些无一不是表明了中国移动已经为3G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资本支出继续下降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5年整个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71.3亿元,低于2004年的2136亿元的投资规模,事实上,2004年的投资已经低于2003年的投资。与此同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2006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上指出,2006年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2000亿元左右。这无疑说明了2006年整个电信业的投资比起前几年只少不多。当然,这其中并未包括可能出现的3G的投资。

  从电信业总体投资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上不难看出,电信运营商的投资变得更加审慎。仔细分析有如下一些原因,现有网络大规模建设投入期基本结束,企业主要根据用户发展情况进行网络扩容和优化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运营商对3G发展的预期也影响其现有投资,毕竟3G需要运营商大规模的投入,仅仅依靠一、两年的积累是不够的。另外,即使是对一些新业务的投资上,运营商也缺乏新的投资热点。除此之外,由于资本市场对投资回报率的关注等原因也造成了运营商在投资上更加谨慎和小心。

  就各大运营商具体而言,虽然各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或上升或下降,但是,其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都在下降,而针对业务的运营开销在上升。中国移动的资本开支将从2005年的715亿上升到2006年的833亿;中国联通也将从2005年的174.1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20亿元;中国电信2005年的资本支出为518.94亿元,比2004年减少44.59亿;中国网通2005年的资本支出约为275亿,比2004年度减少2.5%.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各大运营商都在尽量控制成本的上升,即使是像中国移动这样财大气粗的运营商,从2007年开始,支出也要下降。

  新业务举足轻重

  在这四份财报中,各大运营商都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其在过去一年中在新业务中的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其在非传统话音业务上的成绩。新业务在各大运营商的收入比重都在上升。

  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指出中国网通2005年的宽带及增值业务等增长型业务高速增长,占收入的比例不断扩大。2005年这些新业务的收入比2004年增长了24.5%,占总收入的比例也比2004年上升了3.5%,达到了23%.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在2005年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收入接近100亿元,拉动了整体收入增长了2.5%.如此看来,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新业务的收入越发举足轻重。

  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新业务收入的重要性尚且如此,更别说在增值业务方面有所长的移动运营商,2005年其在移动增值业务上更是做得有声有色。中国移动新业务的收入从2004年的占总收入的15.5%上升到2005年的20.6%,已经形成了五分天下的局势。中国联通2005年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也达到了123.7亿,比2004年增长67.9%,占移动业务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17%.

  除了业务的收入急剧上升之外,两大移动运营商在新业务的品种开发上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移动的移动博客,中国联通将今年定为音乐年都是如此。

  中国移动: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

  同往年一样,中国移动在2005年又交上了一份几乎能让所有人满意的答卷。营业收入、净利润甚至于用户数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新业务的增势也十分强劲。不仅如此,2005年,中国移动还收购了香港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

  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国移动如此多年的高速增长呢?虽说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电信业的主要增长市场,但是如此高的增长背后还是有一些与中国移动特殊的策略相关联。

  占领农村市场

  第一个支持如此高增长的原因无疑是用户的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中国移动月均净增用户超过了350万,新增用户市场上,有73%来自中国移动。从用户数方面的计算,其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64%上升到2005年的66%.这其中,除了东部地区客户规模继续加大外,中国移动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和集团客户的发展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尤其是在农村市场的开发上,2005年中国移动推出了一系列量身定做的方案。在业务上推出针对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以及农业信息等资讯类产品;在渠道上,利用农村现有的一些资源,比如村委会、便利店以及村级直销队伍等;在资费上,则提供小额充值、短信充值等方式;在网络建设上,则采用低成本的技术和方案建设网络、简化基站;尤其是在影响农村市场的门槛——终端上,中国移动引导终端厂商推出价格低廉、功能适合的终端,摩托罗拉、诺基亚、夏新等终端厂商都有相关的产品。

  事实上,在城市市场日益饱和的前提下,进军农村市场是必然的选择,而谁进入得越早,对其日后控制这个市场就越有利。

  传统与新业务遍地开花

  如果说用户数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支持中国移动收入和利润双丰收的基础的话,那么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增长则是其双丰收的两大支柱。

  在传统话音收入上,中国移动这几年的收入节节攀升,按照31个省合并后计算,它从2003年的1611.32亿上升到2004年的1723.42亿,2005年更是达到了1928.54亿,已经接近2000亿大关。

  与此同时,新业务的增长更快!其业务收入从2004年的316.51亿增长到2005年的501.67亿,增长率达到了50.6%.这其中,除短信以外的其它增值业务的快速增长从某些方面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因为这将改变原来的新业务以短信为主的情况,使得其业务结构更为合理。这些业务当中尤为突出的是中国移动的彩铃和WAP两大业务,其中彩铃业务收入增长了3倍以上,定购次数超过3亿次,WAP业务收入也翻了将近一番。2005年,中国移动新增数据业务收入中彩铃和WAP业务的比重占到了30.9%.

  除了用户基数持续上升、传统和新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外,中国移动在品牌、渠道、成本控制等各方面也在进一步加强。其中平均每月每户的运营支出从2004年的64元下降到2005年的62.8元;平均每分钟的运营支出也从2004年的0.216元下降到2005年的0.166元。

  总体而言,中国移动的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话音业务的205.12亿、语音增值业务的45.17亿、数据业务的140.19亿元的新增收入。

  中国联通: 增值业务一枝独秀

  2005年对于中国联通来说似乎亮点不多,不仅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低于其它三大运营商,其在增长率上也不是很高。虽然整个移动通信产业仍旧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但似乎中国联通并未从中得益太多,或许这归咎于他有一个太过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或许也归咎于他需要将精力分散在两张不同的网络。无论原因如何,中国联通2005年的整体业绩似乎只能用“稳中有升”这四个字来形容。

  还好,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联通争了一口气。67.9%的增长率高于中国移动的50.6%,占移动业务的收入比重也达到了17.0%.CDMA业务也实现了盈利,终于摆脱了亏损的包袱,可以开始为公司的整体盈利贡献力量了。

  历史性时刻

  CDMA实现盈利对于中国联通而言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得2005年初中国联通曾经提出要在这一年中实现CDMA业务盈利的目标,果然,这一目标胜利完成。众所周知,一直以来CDMA都是中国联通的亏损项目,并且中国联通在CDMA上投入巨大,利用G网的收入补贴C网,由此也影响了中国联通的整体业务收入和利润水平。CDMA业务实现盈利不仅意味着其可以自给自足、为中国联通的整体收入添砖加瓦,也意味着,中国联通会有更多的精力来发展G网业务。

  2005年下半年,C网业务实现盈利,截至12月底,中国联通的C网用户达到3272.2万户,净增490.8万;其收入为256.5亿,比2004年增加了17%.其在业务收入上与G网的472.4亿距离越来越近,增长率也比G网的8.2%高出甚多。

  2005年,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联通在G网方面的动作增多。在一些G网业务效益好、网络资源紧张的地方,中国联通增加的网络容量,部分城市还将GSM网络升级至GPRS.在增值业务方面,2005年G网也是一个发展的重点。另外,中国联通在C网的终端方面,还加大了终端的集中采购和市场调控力度。

  今年,中国联通的G网业务发展,在大力开拓县乡市场、青少年市场、城市大众市场和流动人口市场的同时,也会加强存量市场的经营。在C网业务上,则会继续推进终端社会化的销售过程,提高终端的性价比,从而降低用户的入网门槛。

  突飞猛进的增值业务

  用“突飞猛进”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一点都不为过。67.9%的收入增长;短信量增长23.3%;炫铃用户总数突破2194.9万户;CDMA 1x无线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1505万户,增长72.8%.这些数字无一不体现出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欣欣向荣。

  今年,增值业务无疑还会是中国联通业务中的重中之重。中国联通将重塑“联通无限”增值业务品牌,“音乐年”活动的启动就是一个例子。

  事实上,除了C网实现盈利、增值业务快速发展之外,2005年中国联通在品牌的塑造上也不遗余力,已经初步形成以“世界风”、“Up新势力”、“如意通”、“新时空”四大客户品牌为核心的分品牌营销体系。

  在中国联通的财报上,记者看到,今年中国联通将推出以“让一切自有连通”的整体品牌,全面实施分品牌营销战略:全力塑造“世界风”、“Up新势力”、“如意通”、“新时空”四大客户品牌,新增长途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品牌“e网连通”,重塑“联通无限”增值业务品牌,新增“联通10010”服务品牌,实施分品牌分级服务。由此可见,中国联通今年在品牌的塑造和宣传上将会更加卖力。

  中国电信: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看过中国电信2004年财报的人一定还记得在其发布的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2004年中国电信的利润增长率达到了100%以上,即使是审计过后的财报,其利润增长也相当可观,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因此虽然2004年中国电信的整体收入增长并不高,但却足以让投资者闭上挑剔嘴。

  然而,2005年中国电信的财报却有点差强人意了,业务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都不是很高,在其竞争对手中国网通2005年利润增长77%的对比下,中国电信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宽带增长、小灵通业务增长的鼎盛时期似乎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平稳发展的时期。虽然2005年中国电信的本地电话用户达到了2.1亿,净增234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102万户,净增719万户;增值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收入接近100亿,拉动经营收入增长2.5%.但是这些收入和用户的增长对于基数已经十分庞大的中国电信而言,所能起的作用只能是越来越小。

  另外,虽然中国电信还在继续大力地发展宽带用户,发展增值业务,但是即使他能达到今年预定的新增800万宽带用户的目标,对于其总体业务收入的增长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况且他正在测试和推广的IPTV业务由于政策的原因前景是否明朗现在还很难说。中国电信要想从原有的业务当中发掘出更多的价值,让其又一次腾飞,从目前来看,难度很大。

  于是,中国电信需要新的、更大的市场——3G.如果3G不能早点到来,或者即使3G上马,中国电信无法短期内实现收入上的大幅增长,那么中国电信唯有在原有的领域精耕细作了。就像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指出的那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巩固传统固网业务;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保持良好的财务业绩;不断拓展互联网接入及增值服务等业务,提高非话音业务收入比重;积极培育种子业务,为客户提供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的服务,促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通: 第一份完整答卷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中国网通交出的第一份完整的、能够充分体现其作为上市公司身份的年度经营业绩答卷。这份答卷的特点十分鲜明,就是非常高的净利润增长率,从这点上看,这份答卷应该能让股东们满意。

  然而,回头看看,可以发现,这份答卷与去年中国电信的那份财报惊人的相似,营业收入本身增长并不多,但是利润增长十分惊人。或许,中国网通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点东西。

  或许,只有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步高增长才是最健康的,在营业收入增长不高的前提下,仅仅依靠节约成本、节衣缩食达到高利润增长不可能成为长久之际。

  不过,这对于第一次提供完整财年报告的中国网通而言,有一个亮点总比没有要强许多。2005年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达到1.15亿户,仅增长6.7%,其中无线市话(小灵通)用户达到2734万户,同比增长23.6%,可见小灵通用户的增长依旧是其本地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另外,中国网通2005年宽带用户比2004年增长了35.1%,达到1148万户,宽带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83.52亿,同比增长34.6%.可喜的是,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网通宽带用户的ARPU值开始趋于平稳,并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意味着其在宽带增值业务的开展上已经初见成效。

  中国网通用“爆炸性增长”的词语来形容2005年无线市话增值业务的发展。也难怪,40亿元的收入,33.6%的增长率;67.8亿条短信量,241%的增长率;681.4万户的悦铃业务用户,981%的增长率都无愧于“爆炸性”这三个字。

  不可否认,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一些传统业务以及宽带及小灵通增值业务领域,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仅仅依靠这些业务要想实现短时期内的跨越式的增长已经不太可能。毕竟在这些业务带来收入增长的前提下,他们还需要填补固话收入下降的趋势。在3G还未到来之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唯有在现有的“土地”上再挖掘了,但是这样,他们对中国通信业设备市场的拉动作用也将小许多。

  通讯世界·叶惠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