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新闻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星空传媒集团(Star Group)证实,已经在与麦格理银行磋商参与竞购电讯盈科核心资产。新闻集团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消息称,双方将为此次收购共同出资70亿美元以上。
默多克本人与李泽楷及网通有着深厚的关系,他的加入无疑加大了麦格理在对抗新桥竞购中的胜算。在去年9月之前,默多克一直是中国网通集团香港上市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后来仍担任该公司董事会的顾问。1993年,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收购了Star Television Ltd.,这是一家由李泽楷创办的亚洲卫星电视网络公司。
电讯盈科深陷泥潭!
2000年8月,李泽楷创立的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与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了电讯盈科。其中,香港电讯有限公司是李泽楷此时花2300亿港元收购而得。随着电讯盈科的上市,其股价高涨到每股28港元。
虽然拥有来自256万电话用户和香港第二大付费电视业务的稳定收入,李泽楷也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电盈发展,但电盈股价自2000年2月的123港币的峰值,到今年6月中旬仅有4.5港币的低谷,跌副超过了96%.目前,电盈的市值仅有360亿港元左右,这与2000年以2300亿港元香港电讯的价格相去甚远。
本月22日,香港传出消息称,李嘉诚之一,素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打算出售其控制的电讯盈科核心电信资产,并已经与德州太平洋旗下新桥资本、澳洲麦格里银行接触出售事宜。
在香港,被电盈股票套牢的人非常多。面对电盈这几年的表现,李泽楷也已经失去了绅士的耐性。
在出售核心资产的消息传出之后,电盈的股价回升至5.4港币。但相对当年的一百多港币的价格,仍然相差太远。这个价格对已经长线持有其股票的人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
核心资产谁来接棒?
6月23日,德州太平集团(TPG)及旗下新桥投资集团发表声明证实,已向电盈董事会提交了针对其电信及传媒资产的收购建议书。
在新桥之前,澳大利亚银行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对电盈的要约收购报出了80亿美元的价格。这和新桥500亿港币以上的报价,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这些报价均由消息人士传出,目前尚未得到三方当事人的证实。
将最核心的资产出售,这并不是战略持股电盈的网通所愿意看到的。网通集团强烈反对该交易,并发表声明称,不愿看到电盈的资产发生任何变化。
新桥和麦格理银行这两家投资者都在积极争取获得网通的支持,有关人士透露在其提出的要约中,网通将通过持有一个投资机构的股份,来继续持有电讯盈科此部分业务的股权。
来自国外的消息称,麦格理和新桥还在游说与中方关系良好的亚洲财团加入,传闻称这其中包括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不过随后遭到否认。在新闻集团入伙以后,麦格理目前的状态明显较新桥有优势。
全球电信电信业都在上演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整合大戏,垂涎电盈电信和媒体资产者不在少数。有传言称,另外还有机构也参与到了竞购中来,但是电盈一直没有公开还有第三方机构参与了竞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戏,或许并购电盈的业务中会再一次上演。
协商解决还是反目成仇?
电信,很多国家都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敏感行业,在中国也不例外。李泽楷掌控的盈科数码动力,在得到中银香港的巨额贷款支持,才得以将当时的主做固网业务的香港电讯收入囊中。
电盈在并购香港电讯的时候,曾得到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小超人李泽楷的电盈,在内地的投资也因此得到特别的照顾。
目前,电盈除在中国香港地区拥有固话业务优势之外,还与网通共同开拓珠三角地区的移动电话市场。而在固话业务上,网通最强的势力在北方10省。
易观国际副总裁张鹰认为,珠三角根据地是网通打通南北市场的重要据点,如果电盈出售其核心业务,网通的“大中华区”业务版图大大受挫。张鹰认为现在出售电盈的主体业务也不是明智之举,如果再坚持两三年,也许会迎来转机。因为电讯盈科的IPTV项目已经盈利,运营状况比北美地区还要成功。
网通元老、电盈副主席田溯宁,早些时间就已经着手游说电盈其他股东反对此项交易。目前在电盈16人董事会上网通占3个席位。有消息称,田溯宁目前已经获得了近三成股东的支持,加上网通自身的两成股份,网通将有足够的投票股东来阻止这场交易。不过,网通尚未公开证实此事。
网通去年入股电盈时已获电盈作出若干不出售契诺,如果电盈有意出售其旗下香港电话10%以上或NOW宽频收费电视25%以上股份,必须取得网通同意。不过当初签订的合约条款并不严密,电盈咬文嚼字,称此次卖的是资产,而非股份。
有消息称电盈已经聘请了顶级律师研究对策,而网通也有意在此前入股电盈的交易文件上做文章。
电盈的现今在中国政府中的形象已经受到影响,一旦和网通交恶,必将影响其在国内的发展,甚至会波及至李泽楷和其父李嘉诚在国内的其它业务。
网通资金不够接盘,谁来支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已经人心,但是在现实的各种并购案例中,最强大的还是“国家的力量”。
美国国会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否决阿联酋迪拜公司收购美国港口;印度因为“安全问题”,拒绝华为成为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的设备供应商。就连联想电脑都曾因为“安全”原因而被美国相关国家部门拒之门外。
如果以此原因,来拒绝国外机构竞购网通,漩涡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理由能够反对。况且新桥和麦格理的收购都并不是为了作为实业经营,还是为了包装出售,赚取中间利润。
既然李泽楷不想经营电盈电信和媒体业务的心意已决,我们是否应该成人之美呢?电盈的电信业务,可以补充网通的“大中华区”业务版图。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网通自己来接盘这块业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资金对于网通却是个难事。5月中旬,人民银行批准了中国网通发行200亿元融资债券的申请。网通一直没有公开200亿融资的用途,但是业界分析认为,此次融资解决了“3G网络建设需200亿,网通资金受困尚难上马”的问题。
从网通的年报来看,网通2005年净利润为138.8亿元,营收为872.3亿元,不计入一次性利润,中国网通净利润为104.8亿元。同时网通年报也显示,目前网通的现金储备仅有49亿元。
如果让网通来接盘电盈的核心业务,谁来给他做坚强的资金后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