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信产部发文指出,今年以来,电子信息百强的部分企业由于国际并购、整合重组过程中亏损比较严重,导致企业总体效益再创新低,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
企业规模扩大 联想、海尔超过600亿
信产部发布的今年1-6月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经济运行调查数据显示,百强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062.7亿元,同比增长2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上半年,百强前11家企业营业收入都突破了100亿元,其中联想控股、海尔集团超过600亿元。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企业主要有:联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610.6亿元,同比增长206%;京东方科技322亿元,同比增长6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9.8亿元,同比增长48%;海信集团181亿元,同比增长26%;北大方正129亿元,同比增长25%;上海贝尔阿尔卡特65.3亿元,同比增长31%;德赛集团67.1亿元,同比增长31%.此外,比亚迪、万利达、格力电器(重庆)、上海华虹、富春江通信、震雄铜业、广东东菱凯琴、汇源集团等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也都在30%以上。
国际市场增长较快 海外收入过半
调查数据还显示,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6月份,百强企业累计出口交货值达到1300.3亿元,同比增长28%,高于营业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其中百强出口交货值前10名企业合计完成729.64亿元,占百强企业整体的56.1%.
百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在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手机、大屏幕平板彩电、新型DVD所占份额不断增加。1-6月份,百强企业累计出口手机1486.9万部,同比增长30.5%.
二是企业“走出去”取得较大进展。今年上半年,华为首次打入日本3G市场,在签下HSDPA订单的同时,与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达成协议,将为其承建在捷克、西班牙的商用网络。中兴通讯以1.2亿美金的投标额中标印度最大运营商BSNL的CDMA供货合同。海尔集团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成效卓著,上半年产品出口达10亿美元,同比增长41.2%.浪潮与日本伸和(Shinwa)软件外包业务的战略合并宣布完成,浪潮扩展对日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外包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体效益不乐观 利润总额下降1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6月份,尽管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销售额获得较大增长,但整体利润总额再创新低,为83.4亿元,同比下降11%.
信产部表示,利润较好的企业有,华为10.6亿元、中兴通讯8亿元、海尔集团7.98亿元、上海华虹集团4.63亿元、上海飞乐股份4.57亿元、比亚迪4.52亿元、北大方正4.12亿元、广州万宝3.96亿元、河北晶龙3.33亿元、美的集团3.32亿元。从营业收入利润率来看,电子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6%,比去年同期的2.3%下降了0.7个百分点,其中达到10%以上有12家。利润率较高的多是上游原材料、元器件或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类企业,而亏损较多的仍集中在整机企业上。
同时,信产部分析指出,导致百强企业效益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宏观调控明显见效,投资增速放缓,影响了部分电子行业扩大再生产规模。由于金融机构加强了对新增项目贷款的调控力度,利率再次上调,同时油价进一步上涨,导致运营费用大大增加;此外,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特别是原材料涨价波及到上下游产品,多数整机产品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
京东方因投入巨大和亏损受到关注
作为目前中国大陆液晶产业的标志性企业,京东方动则10几亿美元的投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信产部此次统计数据也多次提及:“京东方等企业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又遭遇全球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TFT-LCD供大于求导致销量下滑,企业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难度。”
此外,信产部还指出,京东方、联想、TCL等跨国并购企业重组费用过高,海外业务固定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使企业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信产部建议,根据当前市场需求情况,对从事TFT-LCD的企业加强垂直整合、扩大宽屏等产品生产,以提高整体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