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爱立信宣布重组计划,将设立三大业务部门:网络、全球电信专业服务和多媒体,新组织架构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
爱立信首席执行官思文凯对此做出诠释,“多媒体是一个蕴含着明确商业机遇的领域,也是推动运营商增加网络容量、扩大投资的潜在动力。而服务方面的优势爱立信也将继续加强。”
重组消息发布当天,爱立信股上涨43美分,至34.42美元。
3与2
从新整合的三大部门来看,爱立信显然将服务与多媒体放到了与网络同样重要的位置。
Gartner分析师付宏星表示,网络与服务是爱立信传统擅长领域,而提出多媒体业务,则是在设备市场日见饱和的情况下,爱立信向内容市场延伸的表现。
诺盛电信某分析师也指出,从目前来看,爱立信在服务市场特别是管理服务市场优势明显。“服务收入在总体销售收入的份额的提升不仅有助于爱立信中国的销售额提高,也有助于其利润的增长。”
服务与多媒体,两大软性业务已然成为爱立信着眼未来的两大“蓝海”。
据悉,爱立信多媒体业务部将包括爱立信的原系统业务部门下属的多媒体部、企业解决方案部、爱立信移动平台业务部以及爱立信消费者与企业实验室。而全球电信专业服务业务部将保持不变。
再“多”一些
事实上,爱立信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其实现净销售额442亿瑞典克朗。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普遍“转冷”的大势下,爱立信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但很显然,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正在发生变化。
付宏星指出,今年,NOKIA、西门子、北电、朗讯、阿尔卡特等,通过合并、收购、重组等方式,产品线得到扩大或有效整合,“尽管爱立信通过收购了可尼完善了其下一代融合网的优势,但‘内容’领域显然还未构成爱立信的强项,因此,向多媒体业务方向调整十分必要。”
思文凯则表示:“在多媒体业务领域,我们拥有广泛的内容和应用管理、领先的技术和执行资源以及与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强大合作关系。而且,我们不应该忘记另一项重要资产——索尼爱立信。”
而索尼爱立信原执行副总裁杨怀博亦被任命为调整后的多媒体业务部掌门人。
电信业的IBM?
同时,爱立信也在试图通过从生产向服务转型,以抵消价格竞争的压力。
尽管目前爱立信大部分收入仍来自于设备销售,但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网络中已有2%外包。权威机构预测服务市场未来将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爱立信显然对此抱有雄心。
思文凯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我们拓展服务部门的过程与IBM的故事相似,不过在他们的故事里,设备市场不断萎缩,但这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
从思文凯来到爱立信,危机开始结束,赢利开始创纪录,市场份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爱立信是否从此自鸣得意?但从思文凯的言语之间,显然感觉不到这一点,“我们从不懈怠,爱立信不是容易自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