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信 >> 正文
移动联通深圳全面启动“携号转”

2007-1-12 10:47:58

  “全球通”用户能享受“动感地带”资费?“世界风”用户能使用“如意通”套餐?这些都能在深圳实现!记者昨日在深圳移动运营商处获悉,被坊间传得沸沸扬扬的“携号转套餐”日程表已开始在深圳全面启动,1月15日即可迈出第一步:陆续实现移动“神州大众卡”品牌的省内、国内漫游服务,最早在3月1日就能实现部分品牌资费的携号互换。

  品牌互通:不换号可享受更低资费

  去年10月17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在其官方网站低调公布了《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同一移动电话归属地内(俗称“移动电话本地网”),运营商应保证本企业同一网络的原有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使用本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在业内,此举被称为“携号转套餐(或携号转品牌)”。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意味着,电信资费改革数年来,移动运营商们苦心经营的品牌营销战略将受到巨大冲击,运营商内部子品牌之间的资费差别或将雪融冰消。而对手机用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实惠:以深圳移动运营商为例,其“全球通”品牌目前的正常市话资费是0.4元/分钟,“动感地带”品牌目前最低的市话资费是0.13元/分钟,一旦实现“携号转套餐”,“全球通”用户就可实现在不换号码的前提下享受更优惠的资费。

  移动:15日起开通部分品牌漫游

  记者昨日在深圳运营商处获悉,尽管《通知》明确要求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开始执行,但由于涉及到复杂的网络系统和计费系统的改造升级(如:调整网络系统,包括开通部分品牌的漫游功能;开发客户短信、网站、服务热线等自助受理渠道;进行计费、营帐、统计分析等系统的扩容及号段管理的更新),为保证手机用户在各种携号转品牌过程中的计费准确无误和保障优质的服务,各地运营商均分品牌、分阶段地采用了稳妥的循序渐进方案。

  而在深圳,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昨日先后透露了本地时间进程表。深圳移动公司公布,1月15日开始,将陆续开通“神州大众卡”的省内、国内漫游服务,跨出“神州行”与“神州大众卡”品牌互转的第一步;3月1日至6月1日,将实现“神州行”与“神州大众卡”品牌的互转;8月1日,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始实现“动感地带”品牌与“全球通”品牌互转,12月1日前全省全面实现“动感地带”品牌与“全球通”品牌互转;最后,在今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逐步实现全品牌自由互转。

  深圳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各阶段实施前,移动公司将通过公告等形式告知客户,届时客户可以携带机主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亲临移动“沟通100服务厅”或凭服务密码通过短信、网站、服务热线、WAP等自助渠道办理。

  联通:上半年C网部分套餐互通

  深圳联通公司也公开宣布,已着手在技术、计费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将逐步实现信息产业部对运营商“携号转套餐”的相关要求。包括:1月1日起,联通“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下的所有CDMA/GSM网移动电话用户,可在归属地的同一网络下自由选择相同品牌内的所有在售套餐。6月30日前,将实现CDMA网“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移动电话用户,可在归属地同一网络下“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的在售套餐之间自由转换。9月30日前,实现GSM网“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移动电话用户,可在归属地同一网络下“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的在售套餐之间自由转换。今年12月3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分阶段逐步实现“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如意万众卡”品牌下的所有CDMA/GSM网移动电话用户,可在归属地的同一网络下自由选择以上各品牌内的所有在售套餐。

  深圳联通相关负责人提醒,需要注意的是,联通规定中的“在售套餐”是指当期正在销售的移动电话资费套餐(已停止发展的除外);对于参加了优惠购机、话费赠送、物品赠送、协议套餐等优惠活动的用户,在协议期内,只能在优惠活动规定的套餐中进行无条件转换。只有当协议期结束后,才能实现“网内携号任意转套餐”。

  “携号转网”呼之欲出?

  使用全球通号码近8年的老用户张晓勇告诉记者,在他眼里,移动运营商的资费套餐简直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据了解,移动公司目前有四大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和神州大众卡,联通公司则有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和如意万众卡,这八大品牌在市场上分别覆盖了中高低端不同用户。而在这些品牌内部,又设置有若干个大套餐,有的大套餐下面又分若干个不同档次的小套餐,并且不同套餐之间有的还可以相互搭配。

  “应该在所有的运营商之间自由转网。”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竞争格局。如果不能自由转网,用户的利益如何得到最彻底的保证?”在坊间也有流传认为,“携号转网”才是最根本的、能让所有手机用户最大限度享受优惠资费的方法。

  但一位运营商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携号转套餐和携号转网的实现难度不是同一个量级。前者只需要运营商内部进行营销体系的调整即可,后者则需要协调所有运营商的利益,对运营商的利益平衡和对称管制等问题都需要详尽考虑,否则“号码携带”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将无穷无尽。

  深圳商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