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信 >> 正文
来自韩国的启示 中国的McWill今在何处?

2007-1-16 11:01:50

  宽带接入是热点,无线通信也是热点,两者的交叉点无线宽带接入更是热得不得了,从技术体制上来说,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为WiMAX、韩国的WiBro与中国的McWill.此处的WiMAX主要指802.16d,业界简称其为16d,是面对固定无线宽带接入的(本文中如没有特别指出,都是意指802.16d的WiMAX)。不久前,IEEE批准了移动WiMAX标准802.16e,即业界所说的16e,在16e中将整合韩国开发的WiBro技术。近日媒体报道,16e技术己经正式准入中国,基于16e的韩国WiBro技术合作项目已在武汉产业化基地启动。

  信息产业部给WiMAX一个有利的定位

  WiMAX在国外很热,虽然在建的WiMAX网不多,但是磨刀霍霍准备建设的不少,可是在中国WiMAX不热,不论是从对WiMAX的研究投入还是从运营商对其的关注程度来看,笔者认为,WiMAX在中国很长以来被冷落与忽视。

  对于WiMAX运营商不要急于建大规模的网络是正确的,但是对其不闻不问不是正确的做法,总体来看WiMAX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要着手去研究它、关注它,但不要急切地大规模组网,目前国内运营商只有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这样做。其它运营商的忽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WiMAX的命运在当前不但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变化,而且也有其它的技术如HSDPA可暂时替代它。值得提出的是,HSDPA只能“暂时”替代它,按当前无线移动宽带市场需求,HSDPA绝对能应付得来,但如果将来用户像固定宽带一样快速增长,即使3G网络建立起来后也很难撑住,因此必须要用WiMAX来分担一下。

  另外,由于WiMAX没有合法频率,而且由于3G在中国的建设基本上达到建设的临界点,因此是否有必要上WiMAX不但在产业界而且在运营商中间也一直争论着,迄今仍没有运营商明确表态要上WiMAX.近期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在正式场合明确提出“WiMAX作为现阶段3G的补充也将得到应用和发展”,这种来自高层的声音,显然表明信产部已经意识到了WiMAX有一定市场地位。虽然现在只是把WiMAX看作3G的补充,也应该知足了。先进入,再发展嘛!

  政府是无线宽带接入不可逾越的一道槛

  无线宽带接入涉及到频段使用问题,频段是一种国家资源,因此无线宽带技术是绕不开政府这一门槛的。据了解我国政府只是指出在3.5GHz的频段上无线宽带可以使用,但并没有正式公布该频率将应用在哪种技术上。从技术的角度及现有WiMAX的产品测试情况来看,3.5GHz的确在信号穿透建筑物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果将来做16e,这个频段肯定不行。因此无论是16d还是16e,如果想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突破,首先需要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

  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到WiMAX一边努力寻找市场机会,一边想方设法甚至以牺牲自身利益的形式获得政府支持,比如提出WiMAX与TD-SCDMA相融合的方案。TD-SCDMA凝聚了政府、企业以及研发人员的心血,中国一旦上3G,TD-SCDMA肯定不可或缺,融合方案明显是想增加获取中国政府支持的筹码。

  其实不仅是WiMAX也不仅是在中国,任何一种无线宽带技术要想落地开花,都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对拥有自有无线宽带技术的中国来说,取得政府的支持更多了一层意味,不权在应用层面上要支持;在开发过程中更要支持,这在后面会深入阐述。

  中国的McWill今在何处?

  McWiLL是大唐电信旗下的北京信威研发出的,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高工庾志成证实,大唐曾表示过McWiLL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与韩国的WiBro相仿,McWiLL技术是基于SCDMA技术开发的,定位于固定无线宽带接入领域,曾作为宽带无线技术参加过韩国信息通信部和SKT组织的宽带无线测试。韩国运营商KT的测试报告中表明McWiLL比OFADM和TDMA技术指标高,在视频电话、在线游戏和网上冲浪中,无论用户量的增加或者移动速度的提高,都没有对其产生任何影响,McWiLL与Wi-Fi和CDMA1XDO的兼容效果也很好,由此可见McWill技术并不差。当时参与测试的韩国运营商表态等韩国信息通信部下发了牌照后,就要采用McWill大规模组网。

  但最终McWill在韩国销声匿迹,WiBro不仅在韩国大放异彩,而且打入美国市场。最令笔者震惊的是,IEEE批准的移动WiMAX标准16e中将整合韩国开发的WiBro技术。McWill与Wibro相比,境遇两重天,其中原因让笔者唏嘘不已。

  韩国政府一手捧红了WiBro

  中国自主无线宽带标准McWill先于WiBro降生,如前所述,McWill在韩国经历全面测试结果很好,但韩国政府最终选择自主开发无线宽带技术。后来三星等单位起草的WiBro获得韩国政府支持,信息通信部提出要坚持用自有标准,发展民族产业,McWill无奈出局。前瞻性的眼光、政府适当的引领加上集体的队伍力量造就了韩国在通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韩国在2002年年底开始着手研讨无线移动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并做了实际的工作,最开始该项目叫做HPI(高速可移动的互联网),由三星、KT等公司支持开发。经过多次论证和选择,韩国最终选择了最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WiMAX技术,于2004年1月开始制订标准,命名为WiBro(WirelessBroadband)。

  韩国信息通信部统一了韩国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思想,坚持WiBro的推广,发展民族产业,明确表示宽带移动接入牌照一定要捆绑到WiBro上。韩国信息通信部明确了WiBro的技术方向,决定WiBro要完全符合802.16e标准,并开始与802.16e标准进行协调,最后将WiBro标准融合到802.16e标准之中,韩国政府还及时地将2.3G-2.4GHz的频率资源分配给WiBro使用。

  在推广WiBro应用之初,为了积极发挥运营商产业链的龙头作用,减轻终端厂商和普通用户的压力,韩国两家运营商为每一个订户提供补贴来购买WiBro手机。韩国政府为了鼓励该技术成为支持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对该补贴持默认许可态度。

  透视韩国WiBro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来自韩国政府的启示

  中国政府对标准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甚至提到政策的高度,如中国信息产业部在由其发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提到的13个十一五期间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信产部在这个纲要中称,十一五期间要进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对不同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行研究与评估,选择突破口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在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比重;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标准,实现产业化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一个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宽带无线接入产业。但为什么McWill没有取得WiBro的成功?

  这就涉及到如何扶持的问题。客观地说,在行业发展的转折关头,特别是在投资额很大的行业里或影响面很大的标准制订层次,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认真考察当前的一些国际级顶级企业及一些重大创新技术,不难发现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背后都有政府之手的强力推动与支撑;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屹立于全球的企业,无一不得到本国政府的垂青恩惠乃至鼎力相助!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政企关系一直以“政企分开”为主旋律,不少人错误地理解了“政企分开”的本意,在观念上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政府一旦插手行业的管理,就有不少所谓的专家指责政府有“越位”及“错位”之嫌,导致政府对企业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扶持力度大大减小。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政企分开”不能分得太“开”,政府对行业仍有“扶”的必要与责任。

  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曾说过这样一番话,“韩国政府在推动本国开发系统标准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韩国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在许多工业技术领域走到了中国的前面。这样的赶超不是偶然的,韩国政府对本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坚定支持是重要原因”。振耳发聩之言!

  来自韩国政府的启示

  中国政府对标准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甚至提到政策的高度,如中国信息产业部在由其发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提到的13个十一五期间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信产部在这个纲要中称,十一五期间要进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对不同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行研究与评估,选择突破口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在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比重;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标准,实现产业化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一个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宽带无线接入产业。但为什么McWill没有取得WiBro的成功?

  这就涉及到如何扶持的问题。客观地说,在行业发展的转折关头,特别是在投资额很大的行业里或影响面很大的标准制订层次,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认真考察当前的一些国际级顶级企业及一些重大创新技术,不难发现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背后都有政府之手的强力推动与支撑;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屹立于全球的企业,无一不得到本国政府的垂青恩惠乃至鼎力相助!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政企关系一直以“政企分开”为主旋律,不少人错误地理解了“政企分开”的本意,在观念上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政府一旦插手行业的管理,就有不少所谓的专家指责政府有“越位”及“错位”之嫌,导致政府对企业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扶持力度大大减小。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政企分开”不能分得太“开”,政府对行业仍有“扶”的必要与责任。

  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曾说过这样一番话,“韩国政府在推动本国开发系统标准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韩国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在许多工业技术领域走到了中国的前面。这样的赶超不是偶然的,韩国政府对本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坚定支持是重要原因”。振耳发聩之言!

  IT168网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