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此前表示,在手机电视标准正式实施后,下一步广电总局将利用移动多媒体数字广播技术在北京、上海、广东开展“广播式”手机电视试验。显然这四家获得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企业,首先要承担这一任务。
不过,2005年获得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上海文广就首先令广电总局失望。其旗下负责该业务的东方龙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虽然广电总局针对手机电视的标准已经出台,但东方龙并不准备跟进这种走广播网的技术模式,毕竟两种技术形式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而在标准的选择上,东方龙更舍弃了CMMB,加入韩标T-DMB的阵营,甚至在去年4月广电总局的叫停令后,依然继续进行非广电体制手机电视的试验。
而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同样也使用的是DMB.
对此,广科院有关人士表示,“在CCMB出台后他们依然不管不问,甚至公开唱对台戏,广电总局对他们已提出批评,并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意见。”
消息人士透露,在广电总局最新下发的通知中,严查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包括以上几家在内的地方广电运营商,“由于CCMB的回传还需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支持,所以从CCMB颁布起广电对电信运营商一直采取的是拉拢的态度,这次严查也不会影响电信运营商”。
水木清华分析师沈子信表示,广电需要的是手机电视网络的控制权,而不单是以往的内容提供,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运营商却阳奉阴违,这显然不符合广电总局的利益需求。
CMMB产业化步骤
事实上,地方广电不愿立即上马CMMB的关键原因,在于对其产业成熟度的怀疑。
沈子信表示,广电对基础IC和电子元器件的理解肯定不如电信系统,CMMB目前仍没有自制芯片量产,而手机电视芯片非常复杂,要经过设计、流片、测试、规模应用等多个阶段,CMMB的芯片即使能投产,能否与已有通信芯片有很好的整合也存在问题。
电信资深专家侯自强此前也向媒体表示,如果单纯采用CMMB标准开发手机电视,将导致运营成本的大幅提升,并可能难以保证服务质量。
上海文广有关人士则表示,“由于CCMB产业化的条件还不具备,即使受到广电总局的惩罚,我们在短期内也难以上马CCMB手机电视。”
但这并不能影响广电总局的坚定态度。
“CCMB标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具有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还与3G优势互补。我们与信息产业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沟通时一致认为,CCMB可以利用通信网络已有设施,减少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网和通信网的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促进三网融合。”朱虹近日表示。
对于上海文广等广电运营商,有广电总局人士表示,“他们有义务承担起推广CCMB的重任,在限期整改无效后,我们依然有北京、重庆等很多备选的广电运营商来承担这一任务,上海等地可能会因此丧失发展国产CCMB的机会。”
事实上,广电总局还宣布,2007年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测试完成后,总局将根据规划组织各地采用目前颁布的行业标准,开展技术试验工作,在试验的基础上搭建全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
有关专家预测,广电在主导手机电视后,一定会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确定双方在手机电视领域内的管理权,将来可能广电负责节目制作和广播方式的信号传输,包括广播网络建设和运营、节目制作和发射;而电信方面则负责用户管理和回传网络信号,还负责协调管理手持设备终端、网络设备等产业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