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两大城市薪资比拼:上海崛起台北沉沦(二)

2006-12-28 11:49:07

  上海:爱拼才会赢

  首先,虽然上海人的调薪幅度高于台北,但就调薪的普及率来看,台北仍然略高于上海,过去一年以来,有将近45.5%的台北上班族获得加薪,而上海则为36.6%.也就是说,在台北,虽然加薪的速度令人失望,但你至少能像投资一档股性牛皮的大型股一样,每年多少增加一些收入水准,而在上海,你获得调薪的机会相对稍低,但只要努力挣得认同,就能享有高水平的加薪幅度。

  “爱拼才会赢!基本上,这就是上海目前的职场环境。”在上海从事人才培训事业的吴寿仁,用早期宝岛歌王叶启田的一首《爱拼才会赢》,作为上海当前职场环境的批注。今年年初,吴寿仁被派驻上海,担任美国领导管理发展中心(LMI)的中国总部营运经理,在对上海工作生态环境进行了将近十个月的观察之后,他对当地职场有了深刻体认。“环境使然,上海上班族的工作态度真的满拼的。”

  吴寿仁表示,上海最近几年是呈现“跳跃式”的成长,然而,相较于商业活动的超高速度成长,制度面的升级速度则是明显落后,外企面临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冲突。于是,当前的上海急需人才,这会引发两种影响,第一,你要在这里工作,就得积极的自我提升,成为符合需要的人才;第二,只要你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给你的加薪幅度就绝不手软。

  另一方面,上海的生活水准不低,要在这里生活,也得仰赖一定程度的薪资水准,“所以,我身边不少上海本地的朋友,都会主动进修,自我升级,因为要肯拼才会赢,要肯拼才能在这里生活啊!”吴寿仁表示。的确,不够拼就不能生存,从上海的调查数据来看,“待业中”的受访者比重低于台北,但这些待业的青壮年当中,找工作找了一年以上的,占了七成之多。

  《夜上海》这首老歌有句歌词:“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它贴切地形容了上海人的纸醉金迷,如今情况或许仍然如此,上海人终究还是保有一些天生的优越感,食衣住行处处讲究。但是另一句歌词“胡天胡地磋跎了青春”,或许就有修正的必要了。看来,经济改革之后的上海如梦初醒,对于多数在此打拼的上班族来说,没有时间可以磋跎,积极的态度取代了胡天胡地。

  台北:贫富悬殊化

  相较之下,台北上班族的态度就似乎显得被动一些。“在我看来,台北这边的制度比较完善,所以台北人感觉上是在一个设定好的轨道上工作,不用忙着给自己多找事儿做。”经常轮派驻点台北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孙岩峰,提出她的观察。

  在她看来,“制度化”是台北人显得相对被动的主要原因。“以加班这档事儿来说吧,”孙岩峰举例,“要台北人加班,可以,但是一定要有加班费,这是制度”,但在大陆的商业城(行情资讯)市里,比较没有这种制度观念,“主管要求加班,也就闷着头的加了吧!如果事后还有加班费可拿,员工会觉得是这个领导的心特好,而不会想到什么制度问题。”

  不过,除了制度化的原因之外,职场底层员工的无奈感,或许也是造成台北上班族有心无力的原因之一。据台北部分调查数据显示,身份属于公司主管的受访者,获得加薪的比重达到48.5%,身份为白领阶级者也有47.5%,两者获得加薪的机会均高于45.5%的整体水准,至于代表职场最底层的体力劳工,则过去一年有七成的受访者未能获得薪资调整。

  若将这个薪资调整的调查进一步加以交叉分析,会发现贫富差距问题更加明显,年收入在100~150万元的台北人,过去一年有52%的比率曾经加薪,而年收入在150万元以上者,更有接近七成的薪资获得调整;相反的,年收入不到30万元的受访者当中,则有高达76%的薪资水准不动如山。

  至于上海的情况,收入最高等级者约有32%得到加薪,年收入在6万至10万人民币者的加薪机会最高,而年收入不到6万人民币的中低层劳工,至少也有三成以上的机会获得薪资调整。

  相对之下,台北人似乎是“愈有钱的愈会加薪,愈穷的愈没指望”,这是一个贫富差异扩大的趋势,一种“不均”的问题。如果说,上海的现况是“爱拼才会赢”,那么,台北的情况就令人联想到摇滚歌手伍佰的一句歌词:“敢是我的命像一支草”,职场底层劳工就算再怎么拼,也难有出头天。

[1][2]
  女性经理人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