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网络工作者薪酬探秘(二)

2006-12-8 14:04:02

  当然,近年来一个大的趋势是,IT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薪酬的差距在缩小,个别内资企业甚至超越了外企。但总的看来,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薪酬仍具一定优势。

  薪酬的地区差异同样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5年全国IT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588元,其中,北京地区为71544元,上海为69572元,其他地区则多集中在20000~40000多元的区间内。但随着二级城市的不断发展,二级城市和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类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如杭州、成都、武汉、重庆等地,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薪酬水平也在不断上涨。

  穷人学技术 富人学管理

  实地采访和调查数据都表明,许多企业即使实行了所谓的“双通道”薪酬制,令资深技术人员的工资可以超过管理层,但实行起来看,仍然是管理层工资普遍要比资深技术人员高。某国内外包软件公司负责人表示,熟练的软件工程师的月薪可达到一万多元。但如果上升到中层管理人员,便可拿到从十万到四五十万元不等的薪水;高管层的收入更是随行就市,向外企看齐,也就是说在50万~100万元之间。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无论是国际公司还是国内公司,近年来管理层的工资总是一升再升。根据太和顾问的统计,2006年,IT业普通员工层薪酬增幅不到10%,领导层薪酬增幅则可达到12%左右,而且层级越高增幅越大。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去年的年薪就是在前一个年度的424万港元的基础上增至2175万港元的。而联想整体董事的酬金则由前年度的1270万港元升至去年度的1.75亿港元,激增12.8倍,增长的理由是要“和国际接轨”。

  那么,国外情况又是如何呢?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发表的调查数据显示,普通美国上班族2005年平均年薪约4.2万美元,但在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CEO的平均年薪就高达1100万美元,两者相差262倍。换句话说,以1年260个有薪工作日计算,一个上班族辛苦一年比CEO一天赚的钱还要少400美元。

  同样在2005年,英国FTSE 100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报酬上涨了40%,达到了近300万英镑,而英国目前的平均年薪为2.25万英镑,两者相差一百余倍。

  所以,有人说,“穷人才去学技术 富人则去学管理”。此言虽然有些偏激(显然管理和技术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但也的确道出了部分事实。如果说前几年美国人还在为IT业大量进行离岸外包忧心,如今他们已经领悟到了外包带来的好处:在享受海外廉价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同时,本国员工更有精力和可能进行管理和创新的工作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竞争力。事实上,美国本土的有识之士如今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明天会更好吗?

  根据某招聘网的调查,2006年,在全国应届毕业生薪酬下降的大潮中,IT行业逆市而动,由2005年的38099元/年升到41239元/年,增幅8.2%.

  在《网络世界》的调查中,薪酬涨幅在15%以上的占11%,涨幅在5%~15%之间的占22%,涨幅在5%以下的占29%,保持不变的占34%,只有不到5%的人薪酬比去年有所下降。来自太和顾问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其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高科技行业薪酬增长率为9.3%,去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约为7.5%左右,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值。

  荆嫣红认为,由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将带动IT消费的增加,国家对软件行业的支持和跨国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纷纷设立等因素都将刺激中国IT行业的增长。因此,从IT行业的整体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内IT行业薪酬仍然会继续看涨。

  但是,根据身边的实际经验来看,经历了2001~2004年的全面低迷,IT业的收入实际已和传统行业差距大大缩小,在一些地区更是被金融证券行业所赶超。据太和顾问2006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证券行业的薪酬福利调研,证券行业对于一般员工岗位的薪酬定位介于3.1万元/年~11.6万元/年之间,对于业绩表现良好的员工,现金收入总额可以达到14万元/年以上。对于企业基层、中层管理岗位,市场薪酬水平介于13.6万元/年~34.5万元/年,而对于行业中一些核心、稀缺岗位,员工收入水平甚至可以冲击到40万元/年。

  与此同时,考虑到IT行业的知识迅速更新和激烈竞争造成的巨大工作压力,它的“钱景”在许多人眼里已不比从前。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追求高收入的理念已经逐步改变,人们开始追求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在网络世界报社的调查中,办公环境舒适度、良好的同事关系、弹性工作时间和压力与挑战适中等因素仅次于薪酬及福利。

  因此,越来越多的IT人选择了回归传统行业,这对年轻的IT行业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果未来不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IT业将面临人才持续流失的危险。

[1][2]
  网易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