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求职学子狂迷光鲜行业

2005-12-12 15:13:40

  [招聘现场]

  求职排队一小时招聘台前一分钟

  昨天早上8时30分,当记者赶到设在上海商城的传媒招聘会门口,长队已经排了好几十米长,不少人捧着厚厚一叠简历,尽管冻得直跺脚,还是跟着“大部队”一寸寸地往前挪。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也越来越长,10时以后,排队的人沿着几层楼梯绕下来,还在马路上延伸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几个路人好奇地问,是否上面有“打折大卖场”。

  现场,招聘记者、编辑的报社摊位前也是排队者绕了好几圈,“从开始排队到递简历,要一个小时!换来的是在招聘台前的一分钟”,复旦中文系小刘无奈地告诉记者,外面排队就排了两个小时,没想到今天的招聘会这么“火爆”。“不用坐班,工作很潇洒的,还能跟一些社会上层人士经常接触,薪水也不低”,在上海财大行政管理系大四学生小陈眼里,记者这个职业“不是白领却胜似白领”,俨然一个“光鲜”行业。不过当记者问小陈是否了解媒体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时,小陈想了两分钟后说,“不大清楚,有热情就可以了吧”。另一位已投了简历的王姓研究生也坦言,在此之前,对媒体完全不了解,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只是因为看上去这份工作层次还比较高,收入也不错,就来试试运气,至于自己适合不适合也没多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热衷记者岗位的原因都大致相似,工作自由,认识各种社会名流成为大家共同的向往。在大学生眼里,记者不是“白领”胜似白领,而现场不少陪聘的家长也表示,“当记者多好啊,出去采访都有专车接送,社会地位也高,大家都很尊重你们”,陪女儿前来应聘的徐先生当听说记者要坐公交车采访时,徐先生有些怀疑:“不大可能吧”。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周末举行的一所高校招聘会上。在上海外航服务公司的招聘摊位前,很多学生被“空姐”、“空少”的“光鲜”头衔所吸引,在招聘摊位门前排起长队。两个男生议论着:“‘空少’呀,又可以免费出国旅行,待遇又好,不要太开心噢!”然而几乎很少有同学对于这份工作是否辛苦,工作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招聘人员提问一名学生对空乘和地勤的工作内容有何了解,这位同学回答,不清楚地勤是要做什么的。后面的同学会记下前面同学的回答内容,轮到自己的时候变个方式再重复一遍,但是碰到新的问题就又答不上来了。现场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当学生要应聘空乘的岗位时,招聘人员表示这个岗位要求流利的英语口语,然后学生就说“那我应聘地勤好了”,然而当面试人员说明地勤也需要流利的英语口语之后,学生又说“那我还是应聘空乘吧”或者“那我两个都应聘好了”,学生摇摆不定的样子搞得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求职心态]

  非“名企”不去非“白领”不当

  其实“光鲜”行业的情结人人都有,但不少大学生盲目钻进就不言退。“穿着高档的西装,出入高级写字楼,连出差也是去国外,这种工作简直太有面子了!”,于是在大学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行业、律师行业,IT行业进大学招人时,简直成了海选,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一家知名咨询公司的招聘人员就透露,该公司在北京、上海两地每年也就招收6、7名商业分析员,可是通过网上申请和现场报名的学生超过了2000多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知名的企业甚至能做到千里挑一。

  复旦大四生小徐昨天黑着眼圈前来赶招聘会的“集”,最近他正为等公司的回复而心焦异常———一个月来,他投了30多份简历,其中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一些大的咨询公司,至于一般的公司以及名头叫不响的公司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但至今,他都没有收到任何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对此,小徐感到非常沮丧,最近这段时间,他还因此几乎每天失眠,“连吃饭都没有胃口了。就想趁这段高峰招聘期再赶快抓紧时间‘海投’一下”。

  而据记者了解,往年不乏有学生因“白领情结”,一开始只投几乎被神话了的大公司,等到回音茫茫时就变得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投简历。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因此仍处于“漂”状态的学生还在继续憧憬。上海交大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张曼(化名),毕业当年就是只投知名外企,但临到毕业,命中率依然为零。如今毕业接近半年,他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只能在一家企业做管理培训生。“其实,过去有国企想要我,可我就是想进大公司”,张曼一直很羡慕电视剧中的“知性女白领”光彩亮丽的角色,她决心一边做培训生,一边应聘大公司,“现在做officelady好像成了一个情结,原因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很向往。”

  [专家“问诊”]

  行业“光环”让人眩晕丢理性

  不考虑自我是否适合、甚至不知道其职业内容到底是什么……目前大学生对“光鲜”行业不假思索地追逐,“与跟风现象不无关系”,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汪怿博士这样认为,就因为“光鲜”行业在大学生中有不错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即使很多原来没打算进入该行业的学生也因此要来挤这个热闹。

  告诫一

  许多新兴行业已无专业限制

  当然不可否认,就业难、专业限制少也是重要因素。在昨天举行的宣传系统招聘会上,除了中文、新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还来了很多其他文科类专业学生。一位法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找工作这么困难,至于是否合适则没有仔细考虑。事实上,许多新兴行业也减少了专业上的限制。类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就对应聘学生的专业和所在学校没有严格的限制,在招收会计、经济、商科专业毕业生同时,也会招募一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

  告诫二

  先了解自己再了解行业

  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也谈到,求职之前,大学生首先可以通过朋友、亲戚或是实习等方式了解行业,不要因为行业表面罩着美丽的光环就昏了头脑,不明就里就往里闯。除了对行业有认识外,大学生应该对自己也要有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内工作。另外,要知道“光鲜”背后就是压力,从业人员往往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否则轻易跳槽,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并没有好处。“历届就有不少因不能适应忙碌的‘白领工作’而辞职的毕业生。”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许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谈到。

  告诫三

  “灰领”、“蓝领”未必不“光鲜”

  汪怿博士提醒大学生视野放宽一点:“不要眼睛只盯着眼前‘光鲜’,应看清楚出‘光鲜’的内涵,一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虽然没有外资企业这样的引人注目,其实收入、福利是相当不错的,工作压力也未必那么大,大学生们其实也可以考虑;有的企业虽然招收的是会一技之长的‘蓝领’、‘灰领’,工作地点也并不是什么高档的写字楼,但是工作很稳定,综合收入甚至还比很多白领多很多。”

  相关链接

  “刺探”“光鲜”行业

  ●网络公司

  接触的都是些高技术、新概念的内容。其实这是一个典型被误解的行业,除了大公司以外,一些小的网络公司往往都风险比较大、公司寿命周期比较短,模式不是很固定,公司领导人的个人因素非常大,其实这种环境并不有利于个人发展。

  ●公关行业

  穿着漂亮,应酬多,出席各种时尚场合,但这份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全方位的考验———人际交往压力大,工作节奏不稳定,常常加班到深夜。而且公关从业人员的收入并不高,低的只有2千元上下。大公司的员工很忙碌,小公司的员工因为公司没有知名度、缺乏相关资源,业绩压力更大。一名公关,为了与客户搞好关系,公关人员要使出浑身解数,甚至陪人逛街,谈衣服品牌等。

  ●4A广告公司

  常常要飞到外地出差,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初入行的收入也并不一定很高,估计为2000元上下。

  ●咨询行业

  高薪,但压力非常大,因为要对所相关的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往往一个项目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对所调查的行业深入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咨询公司工作的小陈坦言,如果有项目的话,平均每天都要工作12到14个小时,周末一般还要再加一天班,碰到遇到截止日期的时候,连续通宵两天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新闻晨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