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职场中层易感“危机四伏”

2007-1-11 11:46:22

  不到35岁,已是一家民营IT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不菲、工作体面的薛敏(化名),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薛敏却有满肚子的苦水:“结婚六年了,我都没要小孩,不是不想,实在是没那份精力和时间。”

  一年前,公司将薛敏放到了一个单独的项目组担任项目总监,她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但也失去了钻研新技术的机会。“我心里很清楚,在我所在行业,除非自己创业,女性做到我这个职位基本就到顶了。这一年来,我一个人在外奋战,远离公司的核心技术部门,又得不到任何培训机会,技术能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在IT行业,我已经算得上‘高龄’人员了!”如何处理自己的下一个职业阶段,已经成了最令薛敏困扰的问题。

  和薛敏的处境不同,盛凡(化名)的危机,源于他在长期安逸环境下逐渐丧失的工作动力。在一家合资企业做货运管理已有3个年头了,每个月拿着6000多元的薪水,干的活又得心应手,但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长期的安逸,让他对自己的前景越来越迷茫。近两年来,盛凡的实际才干没有增长多少,虽然暂时没有失业的困扰,但是寻求突破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记者了解,步入职场中层的白领人士,多半年龄在35岁左右,且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诸如薛敏一样,因为疏离最新技术而产生危机感,进而对个人发展前景产生怀疑的白领,以及如盛凡一般,因为工作重复性较高,而又带着安于现状的心态使自己固步自封的人士,在职场中层中不为少数。多重焦虑中,不少人觉得自己“危机四伏”。

  针对此种情况,有关专家指出,职业人感觉自己能力的增长速度在减慢甚至停滞,往往是职业危机的一个首要信号,对于30岁以上的职业人来说,这点尤为要引起注意。因为在35岁前,职业竞争能力必须靠主动拼搏来提高。想摆脱这个“职业危机带”,还需要通过阶段性的职业规划,增加对自身现状的了解,来明确不同年龄段的职业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楚天金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