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讨工资”,这四个字似乎一直是民工兄弟们的特有标志,但事实上,白领一族也会遭遇欠薪尴尬。正如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郑建和律师所言,“白领劳动权益受到侵犯,表现的形式会更加隐蔽,而且为了保住丰厚的报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息事宁人。”
一怀孕就面临调岗降薪
市民周小姐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总监,每月薪金达到肋00多元,深得上司赏识。可一旦结婚怀孕,她的境遇立即发生改变。领导以岗位调整为名,将周小姐的职位降至销售助理,每月仅有835元的收入,餐费、通讯费等额外开支也包含在内,而以前这些费用是单独列出的。顿时,周小姐感觉心灰意冷,很想愤而辞职。
冯先生的遭遇大体相似。他是某公司华东地区分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上个季度业绩突出,按照公司的分配制度,冯先生将得到七八万元的提成。正在冯先生盘算着何时能拿到这笔钱的时候,风云突变。公司一纸调令,他被安排到理货员的岗位,而且迟迟不提提成的兑现。如此一来,冯先生极度沮丧,工作积极性急剧消减。三天后,公司便以态度不端正为名将其除名,关于提成只字未提。
点评:在许多不良公司的眼里,员工即便囚怀孕、生病等人之常情的原因,短时间内无法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公司也是不愿高薪投入的。或者,员工在为公司创造巨大财富后,公司却想翻脸不认。这时,利用调整岗位、降低薪酬等手段,迫使劳动者自动离开岗位,以此逃避经济补偿金,就成了许多单位的惯用一招。
拿高薪社保却是低标准
沈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拿着令旁人羡慕的薪水。有一次,与昔日高中同学聊天,却发现同学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上缴的社保金额却与自己相差无几。这是怎么回事?
点评:为了保障职工权益,国家规定单位必须交纳社会保险。为了紧缩开支,一些单位却是想出了种种歪招:尽管职工拿着丰厚的报酬,为其交纳的社保基金却是采用最低标准;或者与员工订立私下协议,给高薪但账目上的收入却比较低,美名其曰“帮你逃税”,实际上是名正言顺少缴社保金。而在职场中,许多员工关注的都是眼前实在的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经常加班却拿不到钱
三先生自从进入一家软件公司,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尽管苦,他总会以到手的加班费来安慰自己。但是,这种情况持续三个月了,公司却从未支付过加班费。王先生私底下找单位的财会人员了解,他们告诉王先生:“老总说了,每月发这么多工资,就是考虑到会加班,哪会单独付加班费。”
点评:职工加班付加班费本是天经地义,但一些单位总会想尽办法赖掉。与此同时,员工讨要加班费也会遇到两个难点。一是举证责任,加班如果以天为单位还好计算,如果是每次加班几小时,这个加班长度就很难认定了。二是基数计算,许多公司计算加班费,不是以全部收入(即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为基数,而单以基本工资计算,加班费就缩水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