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大话IT >> 正文
“换客”涌向互联网“淘金”

2006-10-8 14:01:58

  今年4月,加拿大小伙子麦克唐纳成功地用一枚红色别针,在16次网络交换后,换来了一栋两层别墅的一年居住权。“别针换房子”的奇迹迅速引发了中国物物交换网站的兴起,也吸引了不少网友加入体验网上换物的“淘金之乐”。

  这些网友们也成为继互联网闪客、博客、播客之后的新崛起一族:换客。

  1 网上涌现以物易物

  “别针换房子”的神奇故事传入中国后,迅速引发了众多易物网站的建立。从4月开始,换来换去网、易物网、换啦同城易物网、易贝网、68换物网等网站陆续建立,此外,福建、广东、陕西、辽宁、重庆等地也都迅速出现了地区范围的易物网站。这些网站的核心服务就是聚集物品交换信息,为交换双方提供互动平台,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在上海创立的易物网目前已经吸引了6.5万“换客”,换品总量即将突破20万件。“网站平均每天增加一千多名换客,而每位换客平均发布3-5件换品,换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易物网CEO朱人杰介绍,大城市的网民参与比较积极,上海、江苏、浙江、北京、重庆5个省市分列换客数量的前五名。在北京建立的换啦同城易物网也表示,上海、北京、黑龙江是换客比较活跃的省市。

  换物的方式正在被更多网民接受,而笔者在一家易物网站看到,连网站招商引资也采用了“换”的方式——“网站首页广告正在交换中”。

  2 易物方式天马行空

  手机换MP3、西服换小狗、摩托车换海钓小船……登录各种易物网站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交换请求,小到铅笔、杂志,大至汽车、房产,应有尽有。但网上易物与易趣、淘宝等网上购物不同的是,易物不涉及金钱交易,换客们并不专门追求等值交换。

  换客的主要两大群体是白领和学生,年龄集中在16岁—35岁之间。他们大多选择当面验货、当面交易。

  笔者在易物网看到,彩妆、香水、护肤类的换品最多,其次是女装、珠宝首饰、居家日用、装饰、书籍杂志等等。提出交换电脑、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人也比较多。

  avboys2001已经在易物网成功交换了310次,他的真名叫王麒皓,是经常使用电脑工作的上班族,今年23岁。换客对他的评价是100%满意。他目前提出交换的物品多达88个,包括手机、耳机、1992年上海粮票等等。他认为网上易物非常好玩,面对面的交换方式也让他“意外收获”了十多个好朋友。曾有高中生换客反悔打电话要求换回物品,王麒皓也痛快答应了。所有换与不换的决定,在他看来,就是自己的喜好和心情,从不考虑经济上亏不亏。

  笔者发现,像王麒皓一样,不少换客都没有明确的换物目标,在换品要求上写着“换啥都行”、“随便”、“只要喜欢就换”、“换有趣的好玩的”等等。

  3 赢利模式仍待探索

  易物网站的出现仅短短5个多月,目前,这些网站对于赢利模式的探索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换来换去网CEO李学才告诉笔者,在北美,易物网站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北美的易物网站收益达1.5亿美金,这说明这一市场空间巨大,而他们的赢利方式可以为国内网站借鉴。如刊登分类广告,在MP3的换物空间里,链接上MP3企业的新产品广告,吸引对MP3感兴趣的换客注意。还有“换物指向服务”,如高级搜索等增值服务。再者就是向换客收取一定的担保金,保证双方换品使用没有问题后,再将担保金退还给换客。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暂时的现金流。

  易物网CEO朱人杰也表示,目前他们也正考虑网站的各种赢利可能,正在研发一系列增值服务。比如,可以给VIP换客提供视频聊天室、给异地换客提供物流服务、推出类似竞价排名的增值服务等等,还可以开发一些专门的“易物聚点”,如繁华地区的咖啡店。

  但这些针对个人的增值业务赢利似乎仍不能够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营,目前,多家易物网站辟出了“企业易物”的空间,试图开辟一个服务平台,供企业之间交换库存、积压产品或更新换代的办公设备。但目前,大多企业对于易物的概念还不认可,易物网目前仅有两个企业之间成功易物的记录。相比之下,个人成功易物的记录已经达到2万多个了。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文对于易物网站的兴起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一模式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再利用。但对于个人易物来说,交换物品的来源、安全程度难以鉴别,换客们需要多加注意。而对于企业换物,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企业易物都追求等值,要比个人易物程序复杂得多,网站建立企业易物的赢利模式可能需要走至少1-2年的路。

  北京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