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所有运营商中,就数中国联通的风雨十二年顶飘摇、也最不沉着了。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到目前为止惟一的“全业务牌照运营商”,中国联通因为手中可玩的牌多,反而无法确定自己的主打牌了。中国联通的新闻往往不能震动天下,但是值得回味的却很多。
最近的新闻,应当属于“CDMA网络与外界合作(抑或合资)消息得到确认”这件事了。其实如果CDMA网络和外资合作,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对国内现有通信产业结构的影响,都会比较大。
偏偏中国移动收购Millicom的消息占了上风——年盈利区区千万美元的公司,中国移动却行将投入超过40亿美元、还不知是否能收入囊中,这一步国际化的脚步迈得很沉重。
在联系稍前一些天,中国联通换标的事,就可以看出:完成对华润万众的收购之后,中国移动纵使艰难,却也摇摇晃晃地迈出了国际竞争的步伐——且不论这步子迈得是否划算;但中国联通还停留在以色彩定目标、以新兴力量为标识的阶段。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联通做得最成功的事,是将中国移动的代言人——国家乒乓球队——转变为自己的代言人。从球拍到手机的转变,中国联通悄悄打击了“我能”的中国移动口号。然而,“让一切自由连通”,人民记住了吗?
C网和外资合作,重新巩固G网;中国联通的心思不用猜:看上WCDMA了。坦白说,中国联通有这个资格,“想当年我上GSM网时,你中国电信还模拟呢。”可是,在历史转弯处,中国联通的GSM变成了Grow So Melancholy(忧郁地成长),CDMA 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联通是有野心的、也勇于承担政治重任的运营商,但左右两手都要硬、已经得陇又望蜀的野心,使得中国联通没有选择好方向,如今两张网络都被悬挂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用一个不太成立的假设来重写历史:在答应承建CDMA IS-95的同时,联通就应该把G网络卖给中国电信,换一笔钱来好好建C网;或者,干脆让中国电信移动部门能者多劳,承建C网,那么,现在的中国联通就可以说“我能”,而让中国移动换Logo去了。
不过现状已经在此,如果中国联通要重拾1994年的野心,必须明白,第二代已经被自己糟蹋了——过往的十年,不是因为自己弱势,而是因为自己选择了弱势。
也许这样说,也确实委屈了中国联通,早期因为固网梦想而被中国电信围追堵截的经历,至今仍是无法忘却的伤痛。刮骨疗伤必然带来疼痛,反之,疼痛并非就是刮骨疗伤。当中国联通几乎拿着所有家当赌博WCDMA牌照的归属时,明白一件事是相当重要的:
中国联通的郁闷,已经抒写到不能再增加;而中国联通的野心,还建立在国家不能任由数亿用于停留在GSM时代的一博上。
WCDMA牌照的决定权,早已超越信息产业部的可控范围,如果中国联通再次失算,那么等待它的,不仅是从野心到郁闷的转变,而是一次足以喷血的内伤。
就个人而言,我不希望看到中国联通5年之后被其他运营商吞食的惨烈,与此那样,真不如按照讹传讹的新闻所言,在3G来临前就和其他运营商合并。
(电信日的清晨,写如此不讨人喜的文章,并不是惬意之事,但既然是写出来了,读的人也就权当云烟之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