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但现在他们是水火不容的敌人。
周鸿祎和田健,在3721和雅虎中国时的亲密战友,如今他们各为其主,针锋相对,相互攻击,最近上演了一出口水大战的好戏。
曾经美满婚姻,如今劳燕分飞。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协议的签署只是第一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往往是更大的挑战。
战友反目
2004年11月,雅虎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3721公司,周鸿祎作为交易协议的一部分担任雅虎中国总裁。
去年,周鸿祎与雅虎中国总经理齐向东率领一班人从雅虎中国离职,创办了奇虎网。奇虎网成立后,陆续有原3721公司老员工加盟,现在奇虎的原3721员工大概有100人左右。
1996年开始,田健与周鸿祎是北大方正的同事,“那时候只是认识,没打过交道,两人根本不熟。”田健说,后来当周鸿祎创建3721的时候他也投身互联网,担任首都在线总经理。
2003年8月,周鸿祎请田健到3721公司担任主管营销的高级副总裁,3个月后3721被雅虎公司收购,田健担任雅虎中国副总裁,一直是周最得力的副手之一。
去年9月雅虎公司以17.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股份中,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雅虎中国被并入阿里巴巴集团后,留守的田健担任执行总经理。
在周鸿祎离开雅虎前,田健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但现在他代表的是雅虎中国,作为雅虎中国利益的代表,田健理所当然站在了周鸿祎的对立面。
一年来,周鸿祎和雅虎中国就小冲突不断,但发生这次大规模冲突的起因,是由于周鸿祎担任董事长的奇虎网推出流氓软件查杀工具360安全卫士,其一手创立的3721赫然在被剿之列。
周鸿祎认为,推出安全卫士软件,是针对当前日益泛滥的流氓软件市场。自己作为这种软件推广方式的创立者,“有理由将这个潘多拉盒子盖上,还互联网一片清净”。
但田健却不这样认为,“别人都可以反对3721,但唯独他不能”,因为周鸿祎是3721的最大受益者,“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雅虎中国和至今还在雅虎中国工作的500多名周鸿祎时代的雅虎中国同事,因为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已经不堪周鸿祎骚扰。”
整合中的冲突
无论是周鸿祎和雅虎公司,还是联想网御与亚信,双方在整合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认同的问题,导致最后的分手。
按照田健和周鸿祎的描述,雅虎收购3721后的第二年,整合的过程中3721股东与雅虎公司的分歧,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
据了解,3721与雅虎签订的协议规定这笔交易按两年分期执行,即这两年全部完成任务才能够拿到所有的1.2亿美元。
田健称,2004年是这个并购刚刚开始的第一年,整个公司一心想做一些事情,公司的状况很好,员工工作都比较愉快,雅虎中国很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但2005年却并不理想。
2005年,由于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以及管理方向上的偏移等问题,雅虎中国并没有达到收购协议规定的指标要求,因此周鸿祎等3721股东并没有全额拿到1.2亿美元。据田健说,在这一年中,3721股东们还跟雅虎发生了冲突,但具体细节他并不清楚。
2005年周鸿祎的日子也不好过,而管理团队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本人还曾在年中的时候去拉萨游玩了将近一个月。
“当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方式告诉我们怎么做,加上有些人要离开,不会考虑长期的事情,留在这儿的人也得不到明确的信息,我们就自己把自己调理了一下。”田健说。
周鸿祎也承认当时3721和雅虎的交易出现了一些变化,提前结束了这个交易,3721股东也没有拿到1.2亿美元的全款。
周鸿祎表示,雅虎和3721的交易遇到了很多问题,双方出现了争论,导致公司的策略没有确定,因此雅虎中国的很多业务都不得不等待,但网络实名的业务由于渠道做得比较好发展还一直不错。
创业者周鸿祎向来强调执行力,其操作手法也非常本土,这却与雅虎的跨国公司文化形成极大的冲突。在雅虎中国,周鸿祎没有财务的控制权,许多事情都要向雅虎亚太区和美国总部汇报,许多业务无法如期开展。
这也成了周鸿祎离开雅虎中国的主要原因。
相关链接
联想网御高层出走回顾
类似的案例在喧嚣的IT界比比皆是,去年发生的联想网御高层集体从亚信出走,成立神州网御的事情,曾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2004年7月,国内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与著名的通信服务商亚信控股在北京签署协议,联想集团500人规模的非电信IT服务业务,作价3亿元人民币,整体出售给亚信。
2005年,联想网御总经理任增强,带领一班人马出走亚信后成立神州网御,经营与原来类似的安全系统产品,公开与亚信展开竞争。
和雅虎中国相似,亚信与联想亚信在第一年也合作得相当顺畅,甚至一直亏损的联想亚信还首次实现了赢利。但第二年,由于亚信收缩战线,卖掉了联想亚信的大部分业务,只保留了发展前景最好的联想网御,而导致任增强等人的不认同,以致出走。
“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以及财务方面的限制,也是我们出走的根源。”一位联想网御曾经的老员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该人士还认为由于亚信财务的压力选择卖掉了很多联想亚信的业务,使联想人感到亚信过于急功近利。
“对于我们留下的人,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该人士称,当初在联想的时候已经把IT服务的架子搭好了,但在即将赢利的时候却如此急功近利地或卖或砍,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当初亚信收购的时候应该知道联想IT服务的财务和这个行业的状况,联想亚信根本就不可能很快赢利,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
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虽然联想网御是一个很好的业务,但员工的情绪也不高,因为从根本上,亚信没有给联想亚信信任和开放的环境。
根据该人士的说法,联想亚信包括业务和员工的财务报销一直都要拖很长时间,有很多员工甚至为这件事情闹过情绪。他还向记者透露,在联想的时候只要总经理签字的事情,一般到财务负责人那里后如果没有财务方面的问题基本就通过了。但在亚信却完全不同,即使是总经理签字,到财务总监那里还要问很多有关业务角度的问题,并经常问员工理由写得对不对,而且经常被打回来重新修改。
“亚信财务总监的权力非常大,这在联想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该人士称,正是这些小事影响了大家的心情,使大家感觉都是外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