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大话IT >> 正文
“很不Google”的百度

2006-9-13 15:35:48

  百度上市当天,其股价之高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魔术般地成为每股122.54美元,一夜之间产生了9位亿万富翁、30位千万富翁和400位百万富翁,创造了21世纪的财富神话,全世界为之震惊”,美国投资者对其的青睐由此可见,原因是美国投资者把百度看成“中国的Google”。Google把“不作恶”作为其企业经营信条,可是“中国的Google”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最近一年,用户针对百度的非议颇多,直指百度的“三宗罪”:一是恶意点击,甚至有用户有证据证明是百度相关公司所为而不是用户竞争对手所为;二是没与户协商就擅自提价;三是恶意屏蔽,即用户一旦中止与百度合作,百度就对其恶意屏蔽对其封杀,在搜索结果再也无法搜索到与中止付费用户的任何信息。

  对于第一、第二宗罪,百度近日提出了“综合排名指数”来应付,大愚曾写过一篇文章曾对“综合排名指数”进行分析(column.chinabyte.com/140/2566640.shtml),分析结果为“面对越来越多的诉讼潮,百度提出‘综合排名指数’根本就是避实就虚”,只关注“排名”,而没有考虑到导致用户多付出的“竞价”,更没有考虑到“恶意点击”,也就是说上面的前两个罪名,百度仍然采取转移视听的态度。

  对于第三条罪名“恶意屏蔽”,百度目前对其“创新”了:不屏蔽了,但指向别处。例如从今年年初开始天极网的重庆、北京等地方子站就已经不被百度收录了,这就是典型的“屏蔽”变种!近日,又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百度上搜索“天极下载”和“华军下载”,在出现的搜索结果中,页面确实以“天极”为名,但搜索结果中的超链接却指向“天空软件”。也就是说,网民将在百度“导引”下,无法使用天极下载、华军下载,转而使用天空下载。这种结果被百度解释为天极与华军的“编辑错误”,但是考虑到“今年5月百度以30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了天空”,才知道什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才知道“此地无银三百两”原来是个贬义词!

  也有人认为出现这种“驴头对着马嘴”的情况可能是百度的技术错误,但是从检索原理考虑,这种现象不可能是由技术错误造成的,因为全文检索技术是以关键字为基础的,其他算法只是改变排名,再说一个没有相应关键字的页面根本不可能被匹配出来,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百度在操作人为干预排名过程的算法中出现了漏洞!对此搜狗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这一错误是技术原因导致的可能性并不大,人为干预搜索结果的可能性极高”、“如果百度会从技术上犯这样的错误,他们也就别再做搜索了。”

  大愚再次进行搜索验证,发现百度对其搜索结果已经进行了修改。但出现这种情况,真的令人不安,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很有可能是百度出了问题。作为互联网上的引路人,百度应该当个好向导,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把道路明明白白地告诉用户,让用户自己去选择道路,不要越位,不要代替用户选择,更不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为用户做选择,把最终裁决权交与普通用户。

  搜索引擎是个独特的产品,有人称之为“意图数据库”,也就是说通过对某用户搜索行为的分析,就可猜出此用户的喜好、心中所想等等,但即使这样,人们还是要使用搜索引擎,一方面是不得不采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用户信任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不会这样做。但是出现 这件事后,不少用户会感到不安,因为从此件事上可以看出百度有“误导”用户的能力!试问一下,出现这种结果,不管天极有没有问题,但搜索结果中出现“驴头对着马嘴”的现象,这种后果与假新闻、假报道有何区别?!

  一媒体明确说道,“百度这一举动非但不会对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对自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用户使用百度进行搜索,是基于对百度搜索结果的信任,而人为的操纵、篡改搜索结果将会使用户的这种信任大打折扣”,诚哉,斯言!

  在网上流传着一些对百度不利的消息,如“百度曾修改域名解析,把访问Google的人指到他们的首页上”、 “百度在2002年末,组织大批人员向有关部门写信举报Google中含有的‘有害信息’,迫使Google中文服务中断长达一个月之久,而百度乘机抢夺了Google在中国的客户如网易、新浪等,从中获利近120万美元”,这些事情大愚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但不少的负面流言指向自己,以及最近不少针对百度的控诉频频现于媒体,也许百度该认真地反省一下了。面对用户“恶意点击”的质问,Google在事情真相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一掷9000万美元返还给用户作为对用户的安慰,而百度至今还没有见到对用户有利的举动!我就不明白了,同是搜索引擎服务商,做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搜狐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