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娱乐营销。马云通过“赢在中国”(http://win.cn.yahoo.com/)找准了娱乐营销的路,和前期纯粹砸钱的“雅虎搜星”相比,推广效果好了许多。将超级女声的思路纳入到商业创业者的竞赛之中,算是另辟蹊径。这也是阿里巴巴和马云所擅长的领域,并且竞争节目几乎没有。每个人都有一个创业梦,我们先从别人的得失成败中学起。
2、为什么好看?参赛者多是正在创业者,有很切近的现实感;和超级女生只是精神娱乐不同,创业小则关乎个人和成百上千兄弟的养家糊口问题,大则关系国计民生;众多参赛者中不乏艰辛创业的执着分子,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通过参赛看清自己的方向或许并不正确之后,很让人同情到辛酸。
3、学者老何。昨晚的赢在中国参赛者项目分别是:a教学用电子沙盘、b面向中产阶级的财经网站、c硬盘录象机、d分时度假系统。演讲能力最强的是a和b,b的创业理想是做中国的道琼斯。最终评为选择的是c潘诚,他的创业计划很现实,他创业四次仍然矢志不渝。最让我感动的是d老何(马云们这样尊敬的称呼他,他的年纪看上去不小),他的分时度假理念在中国环境下超前5年(熊晓鸽的判断),而他也刚刚经历存折上一分钱都没有的困境,马云说他是个学者型的人,容易从宏观推微观,而创业则更适合从用户的微观需求去扩展一个市场。他的年龄、他的理想主义、他所经历的困境,让我几乎落泪。如果说超女们的眼泪送走的是他们的明星前途,那么创业者的悲情则可能断送掉一生的事业——因此,站在台上的每个创业者在面对评委们犀利的提问时,都是如此值得尊敬和佩服。
4、那个叫马云的男人。不可否认,有很多人看赢在中国只是为了看马云,虽然IDG的熊晓鸽和斯达康的吴鹰同样出色。马云很瘦,长相在很多人看来很怪,但他的睿智点评、敏捷思路、犀利提问,能够让创业者和观众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就职雅虎的时候,我有幸聆听马云的演讲,除了一个优秀演讲家必备的激情之外,他思想中闪光的东西很多,而且不是虚空的宏观大论,这种扎扎实实的煽动性很容易让听众被“洗脑”——你会相信他说得都很有道理。他的名言很多,比如赢在中国的点评中出现的句子:读书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