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说明
(比赛科目:嵌入式开发与应用技术)


一、软件要求与硬件要求
  软件要求
    SDT2.5 ADS1.2或以上开发环境
    串口调试工具
    UltraEdit-32编辑器
  硬件要求
  1) 计算机机房硬件配置(初赛、复赛部分):
    处理器: P4 以上
    内存: 512MB或以上
    硬盘:20G或以上
    显示器 支持Windows的显示适配器
  2) 电子实验室硬件配置(决赛部分):
    电子综合创新实践平台
    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等常用工具
    常用元器件

二、题型、题量、考试方式和时间
  预赛题
    1) 题型为选择题。
    2) 题量是80道,其中单选题60道,每道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道题2分,合计100分。
    3) 考试方式采用网络在线考试,系统自动阅卷。
    4)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复赛题
    1) 题型为论述、设计、程序分析题、电路分析题等主观题。
    2) 题量为7道题。试卷满分为150分。
    3) 考试方式为计算机答题。
    4) 考试时间为3小时。
  决赛题
    1) 题型为综合创新设计与操作题。
    2) 题量为1道设计与操作题,在大赛组委会特别开发的创新实践平台上完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并写出实践文档。考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  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制作与调试等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试卷满分为120分。
    3) 考试方式为实验室实际操作。
    4) 考试时间为5小时。

三、比赛大纲
  基本要求
    1. 主要元件、信号及基本电路的应知应会。
    2. 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电路、主要应用;
    3. C语言的基本知识及在嵌入式当中的应用;
    4. 汇编语言基本知识;
    5. 微机原理与接口电路的基本知识;
    6. ARM处理器体系结构;
    7. ARM指令集;
    8. ARM处理器的最小工作系统;
    9. 主要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与正确使用;

  预赛部分
  (一) 电子电路开发与应用技术基础部分(占总题量的30~40%)
  1. 主要元件、信号及基本电路的应知应会;
    1.1 主要元件的单位、性能、参数标称、正确选用;
    1.2 信号的种类及时域与频域表述;
    1.3 RC、 CR、RLC电路的传递函数、矢量图、频率特性、带宽、应用实例;
    1.4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的概念、幅频特性、截止频率;
  2. 模拟电子电路
    2.1 各类半导体二极管、三级管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2.2 共发射极、共集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放大倍数、输出输入电阻、输出输入信号的波形关系,负反馈的相关知识;
    2.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同向放大、反向放大、加减法、积分、微分电路的相关知识,输出输入信号波形、应用实例;
    2.4 OTL、 OCL、 BTL功放的电路特点、基本计算、应用实例。
  3. 数字电子电路
    3.1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BCD码等间的转换,简单的逻辑代数化简;
    3.2 各类门电路的相关知识、应用实例;
    3.3 基本RS、RS、JK、D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主要管脚的作用;
    3.4 计数器、分频器、移位寄存器、存储器、数码管的应知应会及应用;
    3.5 A/D、D/A 的正确选用;
    3.6 电路的设计、应用、综合分析。
  4. 微机原理、接口电路与C语言
    4.1 微机的系统、软/硬件系统、CPU的组成、作用、和主要技术参量;
    4.2 微机外部设备与主机间的接口、常用接口标准;
    4.3 计算机总线、计算机语言的相关知识;
    4.4 微机的主要寻址方式、中断概念及相关的典型汇编语言语句;
    4.5 C语言短小程序的阅读与改错。
  5. 主要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5.1 测量误差的种类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5.2 实验室中测量信号频率、信号幅度的方法与仪器种类;
    5.3 示波器的相关知识、主要技术指标、电路组成框图,用示波器检测信号幅值、频率等的操作步骤与注意的问题;
    5.4 以嵌入式为平台设计示波器、信号源、电压表、频率计、扫频仪、频谱分析仪等的相关知识;
  (二) 嵌入式系统部分(占总题量的70~60%)
  1. C语言短小程序的阅读;
  2. 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3. ARM体系结构相关知识;
  4.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5. ARM处理器的指令结构;
  6. ARM处理器指令集;
  7. ARM体系的调试方法;
  8. ARM处理器基本外围电路;
  9. 串行接口、LCD接口、音频接口、SPI接口、I2C接口等应用;
  10. ARM处理器实时时钟应用。

  复赛部分
  1. 基本RC、RLC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分析、计算、应用、改错等;
  2. 微机原理、接口、C语言等;
  3. ARM 外围接口电路应用;
  4. ARM系统启动代码分析;
  5. ARM内核的中断技术;
  6. MMU、DMA、CACHE等的应用;
  7. ARM处理器的I/O扩展应用;
  8. ARM异步总线的应用和SDRAM的应用;
  9. 串行总线接口(UART,IIC,IIS,SPI等)应用;
  10. 编程语言应用;
  11. 以嵌入式为平台的综合电路分析、计算,嵌入式系统的小型工作应用。

  决赛部分
  在一公共嵌入式创新实践平台上完成下述工作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包括:
  1. 某一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2. 整机(系统)指标的调试、使其达到设定值(如温度、压力等);
  3. 修改软件程序中的某些内容,使系统某些技术指标改变;
  4. 对某些设定故障的分析、处理与排除;
  5. 根据电路板画出电路图或电路组成框图;
  6. 上位机(PC机)对嵌入式系统的控制及数据通信。
  7. 写出实践文档。

四、附注
   参赛者在比赛准备期间,可以参考如下教材: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第2版)》,马维华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756352226;
  《基于ARM 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实践》,彭刚、秦志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1123733。



  附件:
 

Copyright © 2006 - 2011 www.ita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