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说明
(比赛科目: 3G移动通信技术)


一、 软件要求与硬件要求
  硬件要求
  1) 硬件配置:
    处理器:Intel Pentium IV 或更高版本处理器。
    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 1或更高版本。
    RAM:至少1G内存,推荐2G以上内存。
    硬盘:10G磁盘空间(仅限于安装Myeclipse7开发环境)。
    显示器:1024x768 VGA ,真彩色,需要支持 Windows 的显示适配器。
    网卡:标准以太网卡
  2) 运行环境:
    推荐Windows XP系统。

二、 题型、题量、考试方式和时间
  预赛题
    1) 题型为选择题。
    2) 题量是80道,其中单选题60道,每道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道题2分,合计100分。
    3) 考试方式采用网络在线考试,系统自动阅卷。
    4)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复赛题
    1) 题型为主观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理解和实际网络规划涉及的计算能力。
    2) 题量为5道,试卷满分为100分。
    3) 考试全国统考,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需提交纸质或电子版本答案。
    4) 考试时间为3小时。
    5) 学生考试可带计算器。
  决赛题
    1) 题型为综合实际应用题,学生可分步骤得分主要考察参赛者对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
    2) 题量为1道,试卷满分为100分。
    3) 考试方式为北京集中考试,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需提交电子或纸质版本答案。
    4) 考试时间为5小时。
    5) 学生考试可带计算器。

三、 比赛大纲
  基本要求
    1.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
    2. 了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3. 掌握第三代网络通信的网络结构
    4. 掌握移动通信方案规划设计方法
    5. 熟悉网络优化的流程及方法、

  预赛部分
  预赛主要考察参赛者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程度以及对移动通信的方案规划设计的掌握。具体内容如下:
  (一)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移动通信的定义
    2)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3)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4)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二)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2)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3)3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4)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5)移动无线信道及特性参数(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多径信道模型、衰落特性特征量)
    6)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源编码及调制解调技术
    1) 信源编码
    2) 调制解调技术(频移键控、相移键控、高阶调制、正交频分复用)
  (四)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1)分集技术(宏观、微观)
    2)信道编码(分组码、卷积码、Turbo码)
    3)扩频通信(伪噪声系列、扩频通信原理、抗多径干扰和RAKE接收机、调频扩频通信系统)
    4)多天线和空时编码
    5) 链路自适应技术
  (五)蜂窝组网技术
    1)移动通信网的组成
    2)移动通信网的区域覆盖方式
    4)频率复用距离及同频小区的确定
    5)多址接入技术(FDMA、CDMA、TDMA、SDMA)
    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
    7) 信道切换原理、软切换过程、位置更新
  (六)GSM及增强移动通信系统
    1)2G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
    2)GSM移动通信网络(GSM的结构组成、GSM业务、GSM信道、GSM的信令系统等)
    3)IS-95系统(IS-95系统介绍、关键技术、上下行链路)
  (七)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增强技术
    1)IMT-2000的基本概念
    2)3G移动网络的基本组成
    3)CDMA2000的上下行链路
    4)CDMA2000 1X EV-DO
    5)WCDMA特点
    6)WCDMA上、下行链路
    7)TD-SCDMA的信道特点、帧结构、突发结构和训练序列
    8)TD-SCDMA的信道编码方式、调制、扩频及加扰方式
  (八)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1)网络优化方法
    2)网络优化的目的、内容、流程
    3)网络优化措施(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导频污染和干扰优化、切换性能优化)

  复赛部分
  复赛主要考察参赛者对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所涉及的计算能力。因此,除要求参赛者能够熟练使用预赛所考察的功能外还应掌握下列内容:
  (一)无线网络仿真
    1) 熟悉网络规划与分析方法
    2) 能够进行现网运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3) 熟悉数字地图
  (二)核心网规划
    1)熟悉核心网体系架构及接口
    2)熟悉网元设置原则
    3) 掌握带宽需求计算
    4)熟悉移动智能网规划
  (三)无线网规划
    1) 掌握TD-SCDMA无线网规划方法(网络结构及接口、设计指标、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与计算、容量规划、频率规划、时隙规划等)
    2)掌握CDMA2000 1X/EV-DO网络规划方法(设计指标、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与计算、容量规划、软切换规划、频率规划、编号规划等)
    3)掌握WCDMA网络规划方法(设计指标、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与计算、容量规划、HSDPA规划、频率规划、Iub口带宽规划与计算等)
  (四)室内覆盖设计
    1) 熟悉室内分布系统组成
    2)掌握系统设计原则
    3)熟悉多系统合路分布系统设计

  决赛部分
  决赛在全面考察预赛、复赛应掌握的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参赛者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运用、及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方案规划能力。

四、 附注
  参赛者在比赛准备期间,可以参考如下教材:
  [1] 预赛主要参考书籍: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2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啜钢,王文博,常永宇,全庆一,2009年2月。
  [2]复赛、决赛主要参考书籍: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陈德容,刘永乾,蒋丽,2010年3月。



  附件:
 

Copyright © 2006 - 2011 www.ita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