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形式
1. 本项比赛为团体赛,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加本次大赛,每个团队包括3名队员和1位指导教师。
2. 本项比赛内容为产品设计与制作,采用开放式、场外作业、提交作品与论文的方式进行。每队选手在大赛指定开发板上自行设计完成一个作品(开发板包括以80C51F芯片为控制核心的单片机开发板和以STM32F103X芯片为控制核心的嵌入式开发板两种,每个参赛队任意选择一种),并在指定时间填写产品申报表一份(见附件),和作品设计论文、作品照片电子版一份发送大赛邮箱,并将作品实物寄送到大赛指定地址。通过初审的参赛队到北京进行决赛。
3. 本项比赛重点考察学生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等的基本能力,考察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素养。
4. 每个参赛队,限定一个产品参赛。
二、参赛人员
1. 参赛人员
大赛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
2. 参赛队员基本知识要求
(1)主要元件、信号及基本电路的应知应会;
(2)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电路、主要应用;
(3)C语言应用;
(4)汇编语言基本知识;
(5)微机原理与接口电路的基本知识;
(6)以单片机或嵌入式为平台的综合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能力;
(7)主要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与正确使用;
(8)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及电路安装调试知识。
三、比赛说明及评审方式
1. 产品开发环境要求
(1)Protel、Visio、 Protues常用电路图绘图软件
(2)串口调试工具
(3)KEIL等工具
(4)电子实验室通用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
(5)常用元器件
(6)大赛组委会指定开发板(每个学校免费赠送一块)
2. 系统说明
方案一:以80C51F系列芯片为控制核心;
方案二:以STM32F103X芯片为控制核心;
以上两种开发板由参赛队自选其一,最后提交一个完成的电子产品。
3. 初审评选标准
(1)先进性;
(2)实用性;
(3)结构的合理性;
(4)外形的新颖性;
(5)创新性;
4. 决赛评审方式
(1)本项比赛决赛部分由现场产品演示、现场答辩、现场实操考试三个环节组成。
(2)通过三个环节,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电子开发与应用综合技术水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满分为120分。
(3)演示与答辩环节时长为每队10-15分钟,本部分内容基于选手所提交的产品进行,现场演示部分由选手负责,同期介绍项目特色,对其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组成结构、设计原理、功能、使用说明等进行描述,期间回答专家针对性提问。
(4)实操考试时间为2小时。参赛选手在一公共创新实践平台上完成下述工作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包括:
a) 某一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b) 整机(系统)指标的调试、使其达到设定值(如温度、压力等);
c) 修改软件程序中的某些内容,使系统某些技术指标改变;
d) 对某些设定故障的分析、处理与排除;
e) 根据电路板画出电路图或电路组成框图;
f) 上位机(PC机)对嵌入式系统的控制及数据通信。
g) 写出实践文档。
四、附注
1. 赛程安排
参赛报名:2011年5月30日——2011年10月8日
产品提交:2011年10月9日——2011年11月5日
产品评审:2011年11月6日——2011年11月15日
决 赛:2011年12月4日
2. 开发板索取及产品报送
收件人:牛振锋
地 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业务楼416室(100816)
电 话:010-66061911
邮 箱:niuzhenfeng@moe.edu.cn
备注:1、索取开发板的请注明“第六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开发板索取”字样,并在邮箱中标明大赛报名信息;
2、邮件寄送包裹单请注明“第六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产品”字样。
3、实物产品提交时以硬质材料包装,并内嵌足够填充物,以防运输途中损坏,影响评测。实物包装箱内附实物说明,包括产品申报表(详见附件一)、实物各组成部件、零配件清单及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