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决赛说明
(比赛科目:STC——单片机系统设计)
一、决赛时间
(一) A组作品
作品模拟练习:2014年12月6日 上午:8:30-12:00
作品场地比赛:2014年12月6日 下午:13:30-18:00
上机实操考试:2014年12月7日 上午:8:30-11:30
(二) B组作品
作品演示答辩:2014年12月6日 上午:8:30—12:00,下午:13:00—18:00
上机实操考试:2014年12月7日 上午:8:30-11:30
二、队伍数量
180支队伍;每支队伍至少派出一人进行现场答辩与实操考试。
三、准备资料
1. 每支参赛队需携带设计好的作品原型,用于现场演示与答辩。
(注意:本次大赛现场仅提供220V电源、作品演示用PC机及投影设备,其他任何与作品演示或作品调整、修复相关的设备、耗材等请各参赛队自备。)
2.每支参赛队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需预装绘图软件、Keil集成开发环境、STC_ISP在线编程软件、CH340USB转串口驱动软件等),用于作品调测和现场考试。
3.为避免影响选手现场操作成绩,本次决赛用开发板一律由选手自带。
四、比赛方式
本次决赛由现场作品演示与答辩、现场实操考试两个环节组成。每队的演示和答辩时间为10分钟,实操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评委会根据参赛队提供的现场作品功能演示、现场答辩情况及实操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并结合大赛总体要求依次为作品评奖。其中:
(一) A组赛具体安排
1. 模拟练习
为保证选手更好的完成比赛,12月6日上午,组委会安排所有参赛队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下进行模拟练习,进一步熟悉比赛场地,掌握比赛规则。该环节选手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参加的团队在8:30到达指定赛场,根据现场指挥,依次完成练习。
2. 场地赛
本次场地赛以系统自动计时形式完成,各选手操控飞机按照规定路线飞行,每支队伍有三次飞行机会,以三次中最高成绩计取。三次飞行全部失败者,取消其获奖资格。场地赛在下午13:30正式开始。
场地赛三次飞行结束后,由大赛技术组直接对参赛飞机进行技术检测,对于不符合比赛规则的参赛飞机,根据评审规则着情扣分直至取消其获奖资格。
3. 实操考试
本组实操考试每支队伍选派一名选手凭身份证件及准考证参加考试,考试在大赛指定开发板上完成,赛场采用封闭形式,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最终考试成绩以60分为标准,成绩合格者,其场地赛成绩及所获名次有效,实操成绩不合格者,其场地赛所获名次降一级处理,原获奖名次由后续队伍递补产生。
(二) B组赛具体安排
B组决赛共分四个小组进行,每支队伍根据组委会统一安排,分别进行答辩与考试。
1. 现场演示答辩
各参赛队应携带制作好的作品到现场进行功能演示,并回答专家提问,其中:
● 作品演示与介绍时间为5分钟,选手应结合评审标准重点介绍作品功能特色、技术要点、创新性、实用性等内容,力求精炼、清晰;
● 作品演示、解说完毕,回答评委对作品的提问,时间不超过5分钟;
● 5分钟未成功展示作品视为失败,取消其获奖资格;
● 每个参赛队答辩完成以后,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并取其平均分按70%权重记入决赛总成绩。
● 2. 现场实操考试环节
● 实操考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支队伍选派一名选手,凭有效身份证件及准考证参加考试;
● 实操考试封闭进行,指导老师等无关人员均不得入场。
● 实操考试中,各参赛选手基于大赛指定的开发板进行现场操作,评委现场打分,该分数按30%权重记入选手总成绩。
(三)决赛总成绩汇总与奖项确定
1. 评委最终综合现场场地赛、演示答辩与实操考试成绩,确定选手最终成绩,并据此评出本次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
2. 12月7日晚通过大赛网站和各宾馆会务组查询成绩。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团队参加12月8日的颁奖典礼。
附件:B组决赛评审表
“STC”杯单片机系统设计大赛决赛评分表
编号 |
|
作品名称 |
|
参赛队 |
|
项目 |
细则 |
分值 |
项目得分 |
总得分 |
现场考试
(30分) |
综合表现 |
主要考查综合设计、焊接、调试等的能力 |
30分 |
|
|
作品演示与答辩
(70分) |
创新性 |
主要考查作品创意以及结构设计的新颖性和技术创新性几个方面 |
10分 |
|
|
应用性 |
主要考查作品整体性能,是否具有社会应用特性,是否可产品化 |
15分 |
|
|
技术难度 |
主要考查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
20分 |
|
|
作品完整性 |
主要考查作品是否最终完成,整体性能与稳定性 |
10分 |
|
|
结构合理性 |
主要考查电路设计及作品整体硬件布局是否合理 |
5分 |
|
|
决赛综合表现 |
主要包括作品功能展示、功能陈述和答辩 |
10分 |
|
|
评委意见:
日期: |